中金在线 > 汽车 > 车市动态

|车市动态

智能驾驶迎来十倍速拐点,地平线以“软硬协同”推动产业向高而行

中华网

|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十倍速发展”拐点,2025年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年份,城区领航辅助驾驶从高端车型向15万以下价格区间快速渗透,主流车企全力推动“智驾平权”浪潮。然而系统在复杂城市场景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着行业的规模化普及。

  

在2025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发表了题为《技术提质,合作向新——软硬协同推动智驾向高而行》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在智能驾驶产业迎来“十倍速拐点”的关键时期,地平线如何通过软硬协同的技术路径突破当前城区领航辅助驾驶的发展瓶颈,并为整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 徐健

  

智驾产业迎来“拐点时刻”,软硬协同成破局关键

  

徐健在演讲中指出,2025年已成为智能驾驶发展的关键拐点,然而,目前已量产的城区NOA系统仍处于“可用”阶段,尚未达到让消费者感觉“好用”甚至“爱用”的水平。

  

“城市场景中车道线缺失、高风险车辆、复杂道路标识和不可预测的交通行为,以及交警手势、施工区域等复杂因素,给现有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徐健分析,当前系统表现出的“太怂或太莽”、运行范围受限、泛化能力弱以及高系统成本等问题,成为制约城区NOA普及的主要障碍。

  

在徐健看来,智能产业竞争的本质是“以快打慢、以高打低”。面对智能驾驶在Scale-Up(性能提升)与Scale-Out(场景拓展)方面的双重挑战,地平线通过算法、芯片、数据的全面创新实现"以高打低"。

  

在算法层面,2022年发布的端到端大模型UniAD已成为行业基准。在此基础上,地平线进一步推出SENNA架构,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强化智驾系统的场景解决能力。“这一架构使规划位移偏差率降低40.28%,平均碰撞率降低45.45%,显著提升了系统的跨场景泛化性和可解释性。”徐健介绍到。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