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汽车 > 车市动态

|车市动态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什么需要一朵AI云

汽车资讯网

|
  

  

如果座舱体验是差异化的主战场,那么定义座舱体验的模型自然是品牌的“灵魂”。

  

最近在想,汽车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造工业物种,它的发展贯穿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整个周期。一百年来,各种产业、产品兴衰,汽车一直是那个最靓的仔,无论谈对经济的被动贡献,还是讲消费者的主动热爱。

  

而且,不是每个产业都可以拥有一种文化的,而汽车文化是一个相当主流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关乎“交通工具”本身,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与身份表达的集合体。

  

汽车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更新换代。

  

从机械时代的马力竞赛,到电气化时代的续航角逐,竞争焦点不断转移。曾几何时,V8、V12这些数字就是实力的象征,而特斯拉用一块电池改写规则后,续航里程又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AI大潮一来,新的法则又在形成,智能体验成为新的战场。但这一次的革命更为彻底,毕竟一旦智能驾驶把人类从驾驶的舟车劳顿中逐渐解放,汽车也将史上第一次,从一个出行工具,变身为一个移动空间。

  

  

准确地说,一个拥有智能体验的移动空间,谁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空间里的人,谁就能赢得未来。而在这场竞争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浮现:那些深谙用户思维、习惯数据驱动的团队,似乎天然更懂得如何打造这个“懂人”的智能空间。

  

一、产品基因的“代际传承”   

  

在云栖大会期间,我与理想汽车空间AI团队负责人江会星、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AI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霍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两家公司的合作,正是这种产品基因在AI时代“代际传承”的缩影。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是中国最早也是最顶尖的产品经理之一,而且又聚焦于汽车这个垂直场景,这种原生的产品能力也深深植入了理想汽车。霍健在访谈中说:“理想等车企在产品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创始人都有数字化产品的经验。智能化的本质是模型和数据,这些都属于用户产品开发曾涉及的范畴。”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