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汽车 > 车市动态

|车市动态

共建新能源汽车韧性供应链

经济日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6%,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过半。这意味着,我国每售出2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超越燃油车,成为我国新车市场主流产品和主导力量。

  

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新能源汽车在加快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的同时,也在全面重构供应链体系。如何构建开放共享和韧性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重构供应链

  

“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在日前召开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暨淮南深度融链发展大会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表示,中国企业在技术与产业发展上已建立先行优势,全球整车无论产自何地,采用中国零部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价值重要性不亚于整车。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578.0吉瓦时,同比增长42.4%,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电池、芯片和软件这3个关键领域,因兼具重要性与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和供应链发展的焦点。张永伟分析,动力电池技术快速迭代,液态电池持续创新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对现有产能构成挑战;芯片供应安全已成为汽车行业常态化任务;软件领域的重点在于操作系统,从底层系统到应用程序的软件集群,已成为新供应链核心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但在盈利能力与技术附加值方面仍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夏光认为,主要原因是传统汽车核心部件,尤其是发动机、变速器与底盘系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我国企业要构建具备“高适应性、高安全性、高操控性、高舒适性”特征的新一代智能线控底盘架构,以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技术领先。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