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银行 > 银行业内动态

|银行业内动态

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

经济日报

|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耐心资本、长期资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院所、创业孵化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高水平制造业中试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产业化试点单位等合作,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从0到1,是科研思路成功走出实验室、形成产品的飞跃;从1到N,是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成功应用、走向市场的跨越。当前,我国创新应用成果加速落地,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更加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但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往也耗时良久,较难一蹴而就。因此,耐心资本、长期资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要引入、增加、用好耐心资本与长期资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更多确定性。

  

引入耐心资本,要开源,丰富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格局,科技型企业有机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创业投资资金、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等方式,夯实资本金并满足日常经营需要。接下来,要进一步开源,引入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潜力的资金供应者,唱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协奏曲。其中,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可通过股权、债券、私募基金等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增加耐心资本,要疏通,扩充资金实力。引入耐心资本只是第一步,还要关注投资机构自身的资金来源与服务能力,即解决投资机构的募资难问题。如果投资机构自身缺乏融资渠道,它就难以发挥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配置作用。今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建立“科技板”,股权投资机构有了更多机会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并将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型企业。应继续推进、共同建设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完善配套支持机制,持续提升耐心资本的服务实力与能力。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