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天合光能︱行业内卷,内外交困

星空财富

|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牛肉干
  近期,天合光能(688599)的市值,又缩水了。
  说起天合,曾经也是一段佳话。伴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天合,仅用了两年时间,市值就成功突破千亿。2022年8月,天合市值最高高达1,883.2亿元,成功跻身光伏组件四强(另外三家:晶科能源(688223)、隆基绿能(601012)和晶澳科技(002459))。
  然而,随着行业扩张,整个行业进入大浪淘沙的高度内卷阶段,海外市场也面临地缘政策的巨大影响,天合光能内忧外困。最新数据显示:天合的市值仅445亿元,缩水3/4。
  01
  行业内卷,市场转化略低
  从业务来看,天合主要包括三块业务: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电站等光伏系统服务以及智慧能源。结构上来看,2023年光伏组件创收占比约67.42%。组件荣,则天合荣,反之……一损俱损。
  据报道: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420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规模约为216.88GW。
  再看产能。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高达1100GW。国内来看,不考虑跨界挤压等,仅隆基、晶科和天合三家产能就高达315GW(分别为130GW、90GW和95GW)。可见,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冲击下,光伏组件的价格势必会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整体呈跳崖式下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数据来看,天合近60%的收入来自境内。高度内卷之下,自2021年开始,境内毛利率一路下行。2023年,公司的境内毛利率约为12.17%,较2021年17.08%,降幅非常明显。
  此外,对比各大组件厂商,技术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大家的竞争策略,不约而同选择继续扩产,增加市占率,俗称“抢市场”。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