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如何读懂个人征信报告征信余额?

新华信用

|
  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帖称,自己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上查询到的个人征信额度与自己实际花呗、白条上的借贷额度有出入,因此,纷纷质疑平台是否挪用了用户额度资金。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公示的个人信用报告模版
  咨询的业内人士表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实际上指的是用户自办理贷款之日起,一直到当前查询日,剩余未归还的贷款本金数额。简而言之,就是个人欠的钱。值得注意的是,“余额”一般不包含个人名下信用卡的透支额度,透支额度是个人在信用卡账单日后尚未还清的欠款,通常会在下一个账单日自动转入下一期账单当中,不会显示在征信报告中,但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评分。
  将征信报告中显示的“余额”理解为“剩余额度”是一种误读。早在2023年,就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对电商平台消费贷款引发的征信问题提出过质疑,表示“以后都不想用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应该厘清征信报告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他举例指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表示的不是还能借款的余额,而是你的借款剩余本金。比如你的花呗、白条额度有5万元,目前没有借款,那么信用额度就是5万元,余额是0。互联网金融平台挪用用户借款额度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第一次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居然来自一次误会。”小红书上已经出现了一批征信知识科普贴,有网民留言评论称,“人就是在误解中长大的,每次都会解锁一个新技能。”
  互联网征信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关注,消费者在各类电商平台、生活服务类平台开通消费贷产品时,关注免息和优惠权益的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贷产品的潜在风险信息,很多消费贷金额小、频次多、开通更为隐蔽,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逾期罚息,进而影响个人征信。因此,开通消费贷,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踩坑。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