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恒坤新材IPO:性感招股书下的“裸奔”风险

悦惮价值

|
  科创板的香饽饽,也可能是风险的火药桶。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一边以“国产替代”的光环冲刺上市,一边却暗藏多重雷区。表面上,它是打破海外垄断的半导体材料新星;掀开财报,却是客户集中、现金流告急、法律纠纷缠身的“裸奔”选手。以下扒皮式解读,带您看清这家“硬科技”企业的风险底色。
  一、客户集中到极致:大客户一咳嗽,恒坤就“重感冒”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7%以上,第一大客户(某存储芯片巨头)贡献超60%营收。这哪是合作?分明是“寄生”!更讽刺的是,公司一边在招股书里喊“降低客户依赖”,一边却因与SKMP终止合作,直接砍掉部分产品线,短期业绩暴击板上钉钉。所谓“国产替代”,更像是给大客户当“奶妈”,还随时可能遭抛弃。
  数据佐证:2023年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64.07%,若按行业平均客户分散度估算,恒坤相当于把身家押在不到10家客户身上,堪称“半导体界拼多多”——薄利多销,但经不起风吹草动。
  二、应收账款+存货:双重“定时炸弹”
  恒坤的资产负债表堪称“矛盾综合体”:
  应收账款占比畸高
  2024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达13%,周转率仅5.3次,低于行业均值,活脱脱一个“赊账大王”。
  存货压顶,周转率低
  存货占比超6%,周转率1.81次,远逊行业平均水平,简直是“囤货爱好者”。
  更骚的操作是:公司一边欠供应商钱,一边大额存单理财,2024年银行存款6.54亿,借款却高达6.33亿,存贷双高玩得飞起,利息收支却不匹配。这种“左手借钱,右手存钱”的骚操作,怕是资本市场的老油条都得直呼“看不懂”。
  三、现金流“假繁荣”:靠补贴续命,盈利全靠“画饼”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