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的新里程近日披露,董事长林杨林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引发市场一定的关注。
据公告披露,新里程收到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新里程确认董事长林杨林近期无法履职,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公告日,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此前在公司的2024年年报中,已经披露董事长林杨林未亲自出席审议该年报的董事会会议,可能已经展现出一些端倪。
除此之外,新里程内部治理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公司另一位重要股东阙文彬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4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的5.74%,目前该部分股份处于冻结状态,其中的4417.28万股将在淘宝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被公开拍卖。此前,阙文彬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并涉及数十件司法案件。
在财务领域,此前公司披露已经追溯调整2023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并相应更正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半年度、2024年第三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以及2023年度、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此前,新里程因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被所属监管机构责令改正。
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上述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虽然可能并不直接关联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但对市场情绪来说,总是有影响的。
崛起之路
市面上对这家企业崛起之路的报道文章并不多。我找到了一个名为“新里程健康集团”的新媒体账号,其中一篇《专访林杨林:8年扩张300倍,他要对标3万亿市值全球巨头》的文章,或许能为我们解答一些问题。
文章中这样描述公司的崛起之路:“2015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国有企业要在2018年之前将主办的医院剥离出体系。据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的新里程近日披露,董事长林杨林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引发市场一定的关注。
据公告披露,新里程收到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新里程确认董事长林杨林近期无法履职,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公告日,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此前在公司的2024年年报中,已经披露董事长林杨林未亲自出席审议该年报的董事会会议,可能已经展现出一些端倪。
除此之外,新里程内部治理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公司另一位重要股东阙文彬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4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的5.74%,目前该部分股份处于冻结状态,其中的4417.28万股将在淘宝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被公开拍卖。此前,阙文彬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并涉及数十件司法案件。
在财务领域,此前公司披露已经追溯调整2023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并相应更正2024年第一季度、2024年半年度、2024年第三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以及2023年度、2024年半年度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此前,新里程因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被所属监管机构责令改正。
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上述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虽然可能并不直接关联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但对市场情绪来说,总是有影响的。
崛起之路
市面上对这家企业崛起之路的报道文章并不多。我找到了一个名为“新里程健康集团”的新媒体账号,其中一篇《专访林杨林:8年扩张300倍,他要对标3万亿市值全球巨头》的文章,或许能为我们解答一些问题。
文章中这样描述公司的崛起之路:“2015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国有企业要在2018年之前将主办的医院剥离出体系。据行业不完全统计,当时涉及到的医院超过2000家。这意味着规定时间内除了一部分要移交给地方政府之外,其余的医院都要自寻‘出路’……林杨林迅速调整了战略方向,但从那时100张床位到万张床位的跨越,还是有些‘抽象’。”
如果上述内容真实,可以想见新里程的崛起源自一波“时代红利”,在国有企业主办医院改制时期,抓住了机遇,由小搏大,获得了数百倍规模的增长,确实挺抽象的。
其中林杨林的领导和决策是关键性的。据网络公开信息,“80后”林杨林的本硕都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并不是医科出身。但他曾任北大医疗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EO,这段经历很可能让他在医疗服务领域建立起了深厚的人脉和资源,也为其后续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规模已经今非昔比。
截至2024年年底,新里程已在辽宁、河南、江苏、江西、四川、重庆分别成立六大区域医疗中心,拥有3家三级医院、14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共计24家医院。其中,兰考第一医院、瓦房店第三医院、泗阳医院、盱眙中医院、崇州二医院在当地医疗市场份额领先,体现公司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重点战略的布局。
在药品制造领域,公司拥有以“独一味”品牌为核心的系列中成药,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购销、中药饮片、中成药制造销售、药品流通的中药全产业链集群。旗下独一味系列产品成功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
负面舆情会否影响业绩?
以2024年年底来看,公司营收主要就是来自医疗服务(占比约80%)和医药(占比约20%)。在这两个行业的发展,除了靠公司的投入、运营的效率以及规模的扩张以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企业的“好名声”作为支撑。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9亿元,同比下降2.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23.48%。整体的情况还不错,尤其是现金流增长比较好,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6.64%至4.39亿元。
然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业绩明显出现下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降16.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27亿元,同比下降9.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由正转负。
连续的负面舆情,会否使得去公司旗下看病的人产生一些疑虑呢?要知道,去年公司旗下瓦房店第三医院(收入5.86亿元,同比下降1.07%)、兰考第一医院(收入4.15亿元同比下降0.12%)等主要医院在医保控费背景下仍保持收入稳定,体现区域医疗中心的抗风险能力。
不过,当地老百姓对医院背后的公司新里程的认可度可能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尤其是在公司出现连续负面舆情的情况下。逻辑很简单:财务不规范,实控人被立案调查这些都和医院的高度严谨形象有很大背离,即使和这些区域医疗中心的实际运营没什么直接关系,给人的印象可能会不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新里程的原名为恒康医疗,该企业是由阙文彬一手打造的制药企业,旗下止血镇痛类中成药“独一味”就是明星产品,并直到今天依然为新里程带来可观的营收。
但后来由于多年的激进扩张,致使公司债台高筑,2021年进入重整。2022年,北京新里程拿下了公司控制权,自此恒康医疗更名为新里程,实控权也来到了林杨林手上。
这段重整历史离现在还不远,新里程内部制药板块和医院板块的管理是否还有问题?阙文彬的“原有人马”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整合后的新里程,大家劲往一处使?
写在最后
新里程的未来也不是说一定有什么问题。公司的潜力也是明显的:
一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问题依旧,公司在部分区域拥有的医疗中心依然可以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为当地百姓服务,从而保持较可观的业绩。
二是公司积极布局床位扩张,为后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在床位规模扩张方面,800张床位的泗阳医院东院区已开放一期300张床位,剩余床位将陆续投入使用;800张床位的崇州二医院新院区预计将于今年投入使用;220张床位的兰考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预计将于今年投入使用;600张床位的盱眙恒山肿瘤医院也正在建设中。
随着新增床位和设施的逐步释放,公司的业绩或将逐步好转。前提是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负面舆情不会对其核心业务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而公司也能正视问题,积极更好地服务好病人。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