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财险的“安稳”之路难在哪:半年收21张罚单被罚超250万、涉诉讼3.48亿,其合规漏洞与业务隐忧如何破局?
保险市场中,永安财险近来的发展态势颇受瞩目,其合规经营与发展前景引发多方探讨。
作为陕西本土首家法人险企,永安财险的经营动态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进入2025年,这家险企麻烦不断,不仅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还卷入多起大额诉讼,其平稳发展的态势正遭遇严峻挑战。
图源:永安财险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违规频发:合规防线松动
2025年刚开头,永安财险就屡屡出现在监管处罚的名单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1月份,由于编制或提供虚假报表、资料,陕西监管局对永安财险处以45万元罚款,公司时任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景大岗、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时志伟各自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到了4月30日,郑州中心支公司因存在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以及利用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被河南监管局罚款63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宋宜航、副总经理邢旺旗也分别受到警告和罚款。8月1日,大理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财务费用套取资金,被大理金融监管分局罚款15万元,责任人谢柯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图源:永安财险官网公告
最近,山东监管局网站发布消息,永安财险济南中心支公司和聊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分别被罚款11万元和21万元,涉事的两名负责人同样受到了警告和罚款处罚。据经济导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永安财险就因各类违规行为收到21份行政处罚文件,罚款总额已超250万元。
对于永安财险频繁出现的编制虚假资料、报表等问题,山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融学院副教授吴琼分析认为,这凸显出公司在治理架构和合规管理上存在不小的漏洞。公司对分支机构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内部管理松散,内控体系没能充分发挥出监督和制衡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永安财险需要优化考核机制,加强合规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增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
保险市场中,永安财险近来的发展态势颇受瞩目,其合规经营与发展前景引发多方探讨。
作为陕西本土首家法人险企,永安财险的经营动态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进入2025年,这家险企麻烦不断,不仅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还卷入多起大额诉讼,其平稳发展的态势正遭遇严峻挑战。
图源:永安财险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违规频发:合规防线松动
2025年刚开头,永安财险就屡屡出现在监管处罚的名单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1月份,由于编制或提供虚假报表、资料,陕西监管局对永安财险处以45万元罚款,公司时任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景大岗、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时志伟各自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到了4月30日,郑州中心支公司因存在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以及利用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被河南监管局罚款63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宋宜航、副总经理邢旺旗也分别受到警告和罚款。8月1日,大理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财务费用套取资金,被大理金融监管分局罚款15万元,责任人谢柯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图源:永安财险官网公告
最近,山东监管局网站发布消息,永安财险济南中心支公司和聊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分别被罚款11万元和21万元,涉事的两名负责人同样受到了警告和罚款处罚。据经济导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永安财险就因各类违规行为收到21份行政处罚文件,罚款总额已超250万元。
对于永安财险频繁出现的编制虚假资料、报表等问题,山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融学院副教授吴琼分析认为,这凸显出公司在治理架构和合规管理上存在不小的漏洞。公司对分支机构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内部管理松散,内控体系没能充分发挥出监督和制衡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永安财险需要优化考核机制,加强合规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增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
业务结构单一:车险依赖隐忧大
从业务构成来看,车险是永安财险的主要业务。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永安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为54.08亿元,同比增长3.41%;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31.39%。其中,车险签单保费达37.42亿元,在总保费收入中占比70.25%。过去五年,车险保费占比一直稳定在70%上下。
图源:永安财险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但这种看似稳定的业务结构,背后却潜藏着风险。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永安财险车险承保利润波动极大,分别为0.06亿元、-2.14亿元、0.87亿元、-4.05亿元和0.11亿元。车险业务不仅没能成为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在有些年份还对公司整体盈利造成了拖累。
盈利能力方面,永安财险近几年的表现也不稳定。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83亿元、2.03亿元、1.77亿元、0.98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2.15%、-28.27%、-12.84%、-44.57%。虽然2024年公司净利润实现2.04亿元,同比增长108.3%,盈利增速出现反转,主要原因是投资端增长和负债端成本优化,但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迫切需要解决。
诉讼不断:信保业务成“雷区”
除了合规和业务结构方面的问题,永安财险还被多起诉讼纠纷缠身。5月26日,永安财险发布重大诉讼临时信息披露报告称,因合同纠纷,公司于5月16日收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24〕渝民终430号)民事判决书。根据判决,永安财险需要支付综合服务费等相关费用,预计支付金额超5000万元。而实际上,这起案件的诉讼金额约为1.45亿元。纠纷的起因是2022年7月永安财险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联合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合作时,双方在商业服务对价的交付周期和付费节奏上产生了分歧。
图源:永安财险官网公告
另外,永安财险与宁波银行之间也有一起未决诉讼,同样涉及信保业务。据永安财险披露,双方的纠纷是追偿服务费合同纠纷,宁波银行已向宁波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永安财险预估此次诉讼可能造成的损失高达2.03亿元。目前,该案件还在审理当中。这两起诉讼很可能会对永安财险的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使公司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271.20%
此外,据永安财险披露的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止2025年二季度末,永安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1.20%、上季度末的数据为257.39%,二季度有所提升,不过预估将降至266.06%。
图源:永安财险2025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提醒:内容来自:永安财险官网公告、经济导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
尾声:
“ 有着一定历史和影响力的永安财险,如今正面临合规与经营的双重难题。频繁的违规处罚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的不足,业务结构失衡制约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大额诉讼则让公司的财务状况面临考验。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永安财险若想实现稳定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未来,这家险企能否走出困境、重回良性发展轨道,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