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难、收费高、“套路贷”!刺猬钱包疑涉违法还“一注了之”?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许多有资金需求的人提供了便利。然而,一些不良平台却暗藏陷阱,让借款人陷入困境。近期,一款名为刺猬钱包的App遭到大量投诉,其背后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高额担保费遭投诉,登录困难成常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刺猬钱包的投诉内容触目惊心。8月5日,一名用户披露,自己7月在刺猬钱包借5000元,分2次还款,每次14天,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借贷周转,却没想到担保费竟高达1750元。这意味着,借款人不仅要承担借款本金的偿还压力,还要背负一笔几乎等同于本金三分之一的担保费用,如此高额的担保费无疑让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雪上加霜。更糟糕的是,该用户还提到现在刺猬钱包APP登录不上去,这使得还款、查询借款信息等操作都无法正常进行,借款人陷入了迷茫与焦虑之中。
该用户的遭遇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多个用户投诉内容均围绕“收取高额担保费”展开,同时App无法打开也是高频出现的问题。这些投诉反映出刺猬钱包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收费和技术服务问题,不仅损害了用户的经济利益,还侵犯了用户正常使用App的权益。
除了高额担保费和App登录问题,刺猬钱包还被曝光存在“强制放款、泄露个人信息、恶意删除还款单”等诸多恶劣行径。一些用户反映,在未经自己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强制放款,陷入了不必要的债务之中;还有用户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频繁接到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更有甚者,还款单被恶意删除,导致自己无法证明已经还款,面临重复还款的风险。
疑似“月系融担”,高息费涉嫌违法
刺猬钱包的种种问题,让人不禁联想到近期频频见诸报道的“月系融担”。这类产品与曾经臭名昭著的“714高炮”有着相似之处,重点都在于超高的利率。“714高炮”指借款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而如今刺猬钱包用户所面临的借款期限虽有所不同,但高息费的本质未变。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许多有资金需求的人提供了便利。然而,一些不良平台却暗藏陷阱,让借款人陷入困境。近期,一款名为刺猬钱包的App遭到大量投诉,其背后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高额担保费遭投诉,登录困难成常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刺猬钱包的投诉内容触目惊心。8月5日,一名用户披露,自己7月在刺猬钱包借5000元,分2次还款,每次14天,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借贷周转,却没想到担保费竟高达1750元。这意味着,借款人不仅要承担借款本金的偿还压力,还要背负一笔几乎等同于本金三分之一的担保费用,如此高额的担保费无疑让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雪上加霜。更糟糕的是,该用户还提到现在刺猬钱包APP登录不上去,这使得还款、查询借款信息等操作都无法正常进行,借款人陷入了迷茫与焦虑之中。
该用户的遭遇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多个用户投诉内容均围绕“收取高额担保费”展开,同时App无法打开也是高频出现的问题。这些投诉反映出刺猬钱包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收费和技术服务问题,不仅损害了用户的经济利益,还侵犯了用户正常使用App的权益。
除了高额担保费和App登录问题,刺猬钱包还被曝光存在“强制放款、泄露个人信息、恶意删除还款单”等诸多恶劣行径。一些用户反映,在未经自己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强制放款,陷入了不必要的债务之中;还有用户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频繁接到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更有甚者,还款单被恶意删除,导致自己无法证明已经还款,面临重复还款的风险。
疑似“月系融担”,高息费涉嫌违法
刺猬钱包的种种问题,让人不禁联想到近期频频见诸报道的“月系融担”。这类产品与曾经臭名昭著的“714高炮”有着相似之处,重点都在于超高的利率。“714高炮”指借款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而如今刺猬钱包用户所面临的借款期限虽有所不同,但高息费的本质未变。
根据2019年最高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金融借款合同中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借款人请求调减应予以支持,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则是4倍LPR。若刺猬钱包用户投诉的借5000元28天担保费1750元情况属实,即便不考虑额外利息,该笔借款的融资成本都已超过400%,远远超出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
许多月系融担平台资金并非来自正规金融机构,这使得他们面临的法律约束更为复杂。2019年最高法等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将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而实际年利率是否超过36%,是量刑的重要依据。刺猬钱包如此高的融资成本,显然已经游走在违法的边缘。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称,刺猬钱包作为网贷集合平台,在用户借款过程中,利用合同信息不透明等手段,让用户陷入高额服务费的陷阱,并且存在虚增债务、故意制造违约等套路贷的典型特征,具有套路贷的嫌疑。该报道发出后不久,刺猬钱包App开发商浙江瑞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简易注销,似乎想要逃避责任。
查证无门,监管亟待加强
《读懂数字财经》试图对刺猬钱包进行亲身体验,以验证借款人投诉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同时判断其是否属于“月系融担”范畴。然而,在荣耀、小米等多个应用商店均无法找到刺猬钱包的下载服务,小米手机应用商店显示内容为“开发者自身原因,暂不提供下载”。而刺猬钱包App运营主体已简易注销,这使得外界无可进行求证的公开渠道,整个调查陷入了僵局。
刺猬钱包的种种乱象,反映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监管方面仍存在漏洞。一些不良平台打着创新的旗号,行违规违法之事,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对违规平台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让这些不良平台无处遁形。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陷入类似的网贷陷阱。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