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揭秘|浙商银行千万元罚单背后:2023年个人贷款“跃升”,该板块当期不良猛增20亿元

贝多商业

|
  2025年,浙商银行面临双重考验,一边是财务端营收与净利润同步承压,首次录得半年报营收、净利“双降”。
  另一边则是合规内控持续受到监管关注,总行及多地分支机构因流程执行、管理机制与业务操作等相关问题多次被点名。年内已有两张千万元级罚单落地,罚因指向涵盖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绩效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
  而前不久,新任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的任职资格才获准,成为了该行又一个名字中带“强”的行长。另在2025年7月,该行董事长陆建强(曾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辞职。
  面对内控漏洞,需要陈海强等代表的新管理层深思。
  一、年内千万级罚单再现,合规承压
  2025年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了一张金额高达1130.8万元的行政罚单,剑指浙商银行总行,主要违法违规原因是“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这是浙商银行年内收到的第二份大额罚单。同时,相关责任人一并被罚。
  此前的1月27日,上海金融监管局亦曾向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开出一张1680万元的巨额罚单,涉及虚增存贷款、信用卡业务不审慎15项违规行为。同时,包括浙商银行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薛亮在内的七名管理层人员,也分别受到警告、罚款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2025年以来,浙商银行数次被点名,多地分支机构在贷款审核等方面暴露出监管关注的问题。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通报指出,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存在贷款“三查”不到位;金融产品销售行为不审慎;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规等问题,予以罚款135万元,多位分行相关责任人员被警告。7月15日,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甘肃金融监管局罚款140万元。其中数位相关中高层管理人员被予以处罚。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