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优迅股份IPO: 以价换量困局与消失的八千万

市值财经

|
  当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讯股份)的科创板IPO申请被上交所正式受理的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光通信电芯片核心技术多数还是靠国外进口,此次优讯股份此次IPO背负的更多的可能是国产替代、技术突破以及生态重构的终极较量。
  那么,优讯股份能否承受这份“使命”之重?要知道优讯股份在承担“行业自救”的光环下,却暗藏着毛利率持续滑坡、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多重危机,尤其是其“冰火两重天”的业绩曲线背后,更可能密布着太多值得警惕的风险暗线。
  更重要的事,公司不缺钱了,最初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资8.89亿元,其中8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在近期答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文件中,这笔资金却被删除。
  PART01
  销量翻倍难掩盈利缩水/毛利率急速失血
  01
  盈利能力与利润水平始终是企业IPO绕不过的“一道坎”,也是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表面上看,优讯股份的财报“不温不火”,2024年优讯股份还靠着光通信芯片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暂时扭转了2023年的销售颓势。
  但细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一繁荣背后,则更多的是“以价换量”的无奈之举。这其中,跨阻放大器芯片的价格跌幅最为刺眼,从2022年1.01元/颗跌至2024年0.61元/颗,降幅高达39.6%。而更为致命的是,“降价”的同时还遭遇了“成本涨价”:主要原材料晶圆的采购价从2022年6815.7元/片飙升至2024年9555.07元/片,涨幅也高达40.19%。
  在上游成本猛涨叠加下游售价狂跌的“双面夹击”下,优迅股份的盈利空间被硬生生挤压。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55.26%逐年下滑至2024年46.75%,三年累计蒸发8.5个百分点。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