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亏损压顶!昂瑞微的IPO命运岔道口:造化弄人还是战略取舍?
作者:见微
出品:#市值财经
2025年10月8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瑞微”)更新了招股书与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10月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昂瑞微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10月15日上会审议。这也意味着昂瑞微上市又迎来关键一步。它也是继2024年11月西安奕斯伟之后,“科创板八条”政策下第二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PART01
昂瑞微到底亏了多少?
01
昂瑞微的“未盈利”究竟有多严重?截至2025年6月末,昂瑞微累计未弥补亏损已达12.79亿元。这也意味着即便成功上市,投资者在短期内也别指望现金分红。

来源:昂瑞微招股书
拆解其利润表,一组鲜明的反差摆在眼前:一方面,收入从2022年的9.23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1.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0.88%;另一方面,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90亿元、-4.50亿元、-0.65亿元。此次计划募资20.67亿元,投向“5G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等三个项目。与其说是为了扩张,不如视为维系技术攻坚与生存的又一次“输血”。
昂瑞微的核心业务——射频芯片,是典型的“高壁垒、高投入、被巨头把持”的领域。它的产品已进入除苹果外的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供应链,还拿到了华为哈勃、小米各4.16%的战略投资,但全球竞争格局依然严峻。
博通、高通、思佳讯等国际厂商仍占绝对主导。国内厂商整体市场份额不足15%,在技术壁垒最高的5G高端模组领域,份额甚至不足5%。2024年,昂瑞微射频前端收入17.90亿元,在国内排第三,可全球市占率才1.22%。这注定是场在巨头划定赛道上的艰难追赶。
PART02
两位创始人分道扬镳
02
作者:见微
出品:#市值财经
2025年10月8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瑞微”)更新了招股书与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10月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昂瑞微科创板IPO将于2025年10月15日上会审议。这也意味着昂瑞微上市又迎来关键一步。它也是继2024年11月西安奕斯伟之后,“科创板八条”政策下第二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PART01
昂瑞微到底亏了多少?
01
昂瑞微的“未盈利”究竟有多严重?截至2025年6月末,昂瑞微累计未弥补亏损已达12.79亿元。这也意味着即便成功上市,投资者在短期内也别指望现金分红。

来源:昂瑞微招股书
拆解其利润表,一组鲜明的反差摆在眼前:一方面,收入从2022年的9.23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1.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0.88%;另一方面,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90亿元、-4.50亿元、-0.65亿元。此次计划募资20.67亿元,投向“5G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等三个项目。与其说是为了扩张,不如视为维系技术攻坚与生存的又一次“输血”。
昂瑞微的核心业务——射频芯片,是典型的“高壁垒、高投入、被巨头把持”的领域。它的产品已进入除苹果外的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供应链,还拿到了华为哈勃、小米各4.16%的战略投资,但全球竞争格局依然严峻。
博通、高通、思佳讯等国际厂商仍占绝对主导。国内厂商整体市场份额不足15%,在技术壁垒最高的5G高端模组领域,份额甚至不足5%。2024年,昂瑞微射频前端收入17.90亿元,在国内排第三,可全球市占率才1.22%。这注定是场在巨头划定赛道上的艰难追赶。
PART02
两位创始人分道扬镳
02
离场避险与躬身入局,谁选对了?
昂瑞微的发展,离不开2019年后美国对华为、中兴打压催生出的第一波国产替代浪潮。但就在这历史性机遇刚开启的同一年,公司内部却出了个关键变动——技术奠基人、创始人杨清华悄然退出了管理层。
回头看公司历程,2012年杨清华创立了昂瑞微,当时他持有75%股权,既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是技术奠基人。作为清华大学本科、中科院微电子所博士,杨清华带着团队攻克了射频技术,为公司打下了基础。
可之后昂瑞微的股权和控制结构几经变动:2015年3月起公司一度陷入无实控人状态;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由杨清华、钱永学等四人共同控制;之后再度回归无实控人状态,直至2019年3月,钱永学正式接任董事长,成为新任实际控制人。
命运的转折让人感慨。退出后的杨清华选择另起炉灶,创立苏州汉天下,同样专注于射频滤波器研发,与昂瑞微形成直接竞争。该公司已完成轮融资,背后站着TCL创投、联通创投等机构。
而借着2019年后的国产替代浪潮,国内手机品牌开始主动扶持本土供应链,昂瑞微也抓住了这个机会,2023年成功研发出能用于高端旗舰手机的射频前端系列,实现从追随者到国产第一梯队的华丽转身,钱永学也跟着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PART03
造化弄人还是战略取舍?
03
根据2025年6月发布的《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昂瑞微估值达90亿元,排第1028位。作为创始人,杨清华是否后悔当初离开?其实作为昂瑞微最早的技术奠基人,杨清华可能比谁都清楚,射频芯片这场战争消耗巨大、盈利遥遥无期。他的退出,更像是一位技术先知对行业残酷性的预判与避险。

来源:胡润百富
芯片行业内卷严重,即便借力国产替代东风和“科创板八条”的政策加持,昂瑞微仍难以卸下累计亏损近13亿元的沉重包袱。对于杨清华这样的公司创始人而言,公司往往是其理想、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在这样一个难以盈利的行业初期,只有将企业命运与个人财富深度绑定,才有望赢得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豪赌。稍有不慎或将意味着一场“个人财务上的白忙活”,其中蕴含的风险是多层次且巨大的。
但接棒的钱永学,选择了走一条完全相反的路。为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控制地位,钱永学在2020年12月做出了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决策:借款5000万元入股昂瑞微。他并非看不到风险,而是已无退路——必须将个人身家与公司命运深度绑定,以此向市场、向投资人证明,维系市场信心。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揭示了现实的残酷:2025年1-9月,昂瑞微预计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9.19%至21.57%,归母净利润跌幅更达403.40%至487.30%。公司将盈亏平衡点押注于2027年。
为此,钱永学立下“军令状”: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并设置了一套锁定期延长机制。若2027年仍未盈利,或上市当年净利润较上市前一年下滑50%以上,锁定期自动延长12个月;此后的2028年、2029年,标准依次递进。

来源:昂瑞微招股书
命运的戏剧性就在于此:当杨清华选择分散风险、另辟战场时,钱永学却将未来3至6年的职业黄金期连同个人财富全部筹码压上了同一张赌桌,与昂瑞微扭亏为盈进行了终极绑定。他们谁会笑到最后?国产替代的浪潮终将给出答案。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