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急于IPO的荣耀, 开始“邪修”

蓝鲸新闻

|
  追溯手机的发展史,50余年来的变革不可谓不惊人。从板砖一样的“大哥大”到薄如蝉翼的iPhoneAir,手机工业设计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是技术引领的逻辑。
  模拟时代,手机更像是独立的座机话筒,重量超过1公斤;数字技术(GSM、CDMA)的到来,让手机体积大幅缩小,还带来了翻盖、滑盖、旋转等设计,亦有如黑莓(BlackBerry)、诺基亚9210等类PC的设计创新。直到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从口袋中掏出iPhone,不仅将手机带入多点触摸时代,更是开创了智能操作系统引领的逻辑。
  iPhone无疑是创新的里程碑,但也将手机设计限制在“直板+大屏”的形态。虽然近年来折叠屏试图打破桎梏,但明显的折痕、糟糕的耐用性使其尚无法普及。来到AIGC时代,手机形态还能改变么、怎么变?荣耀试图给出答案。
  今年3月,荣耀CEO李健提出“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投入百亿美元,聚焦AI终端生态建设。在Magic8系列发布会上,该战略的首款机型以“OneThing”的形式出现——荣耀RobotPhone。“RobotPhone将成为荣耀未来AI终端的种子”,李健如是说。据悉,该机将在2026年2月举行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正式亮相。
  荣耀宣布RobotPhone的时间点非常微妙。一方面,荣耀在脱离华为后寻求上市,已于今年6月取得上市辅导备案,最晚于明年3月完成辅导;同时,面对全球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国内竞争加剧的客观环境,荣耀显然承受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兵行险着、背水一战,似乎是荣耀唯一的选择。
  手机+云台相机=RobotPhone?
  RobotPhone到底是什么?通过荣耀发布的官方影片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手机+AI云台式相机的结合体,设计语言堪称“邪修”:硕大的机械臂组件和镜头,使得镜头模组的厚度极为夸张,重量也肉眼可见地增加,这在手机越做越轻薄的当下无疑是反直觉的。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