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兢强科技北交所IPO:分红6466万后募资补流1亿 供应商客户疑点重重业绩增速骤降成长性堪忧

江南财经话财经

|
  作为国内铝基电磁线主要供应商,兢强科技在2022年主板IPO上会前夕突然撤回材料后,于2025年11月再度冲击北交所。公司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主要的铝基电磁线产品供应商之一,其中以漆包铝线为主。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和变压器领域,在工业电机、仪器仪表、电动工具等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其中,家用电器为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的一类应用领域。
  然而,此次闯关背后公司却深陷多重争议:一边在2023年"突击"分红6466.5万元(实控人拿走2033万元),一边拟募资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而其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为负,合计-3.34亿元;核心供应商从行业龙头厦门国贸骤变为实缴资本仅15万元的"小作坊"上海基托;对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销售主产品毛利率为-0.6%,整体毛利率却蹊跷高于同行均值;境外销售收入"坐火箭"后"踩刹车",近三成客户未实地走访;2025年业绩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8%营收增长、32%净利增长,骤降至最高增2.62%、最低降5.08%。多重财务疑点与经营风险,让这场二次IPO之旅充满变数。
  "二进宫",募资缩水1.4亿核心问题未解
  兢强科技的资本之路堪称"坎坷"。2021年11月,公司首次申报深市主板IPO,拟募资4.7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在2022年9月上会前夕,公司突然撤回申报材料,IPO戛然而止。时隔三年,公司调转方向冲击北交所,拟募资总额缩减至3.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砍半至1亿元。
  募资规模"瘦身"背后,公司的核心问题却未解决。前次IPO撤回的具体原因虽未披露,但结合此次北交所问询函内容,供应商、客户、现金流等问题已浮出水面。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递表前,公司在2023年9月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以5987.5万股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现10.8元,合计分红6466.5万元,这笔资金于当年11月完成派发。这一"突击"分红动作,与其随后拟募资补流的计划形成鲜明反差——左手向股东"派钱",右手向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