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锁定中产家庭、收入三年翻倍,卓正医疗身背高负债三闯港股

创业最前线

|
  近年来,国内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健康消费升级,私立中高端医疗开始变成更多人的选项。
  根据弗若斯沙利文分析,2020年至2024年,中国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0万元的“大众富裕人群”比例从7.4%增至8.7%。
  同期,商业医疗保险理赔支出从2921亿元增至4941亿元,占全国直接医疗支出的7.1%,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新的支付基础。
  政策端的支持也至关重要。今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提到: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高端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卓正医疗于今年11月初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距离首次申报已过去一年半。
  过去三年,卓正医疗完成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折,但如今,它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竞争。
  1
  扭亏为盈,但负债高企
  与前两次申报时相比,卓正医疗的财务表现已发生实质性变化。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022.7万元,结束连续两年亏损状态。今年前8个月,公司净利润进一步增至8319万元。
  收入端同样表现亮眼,从2022年4.73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9.59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达42.3%。毛利率从2022年的9.3%跃升至2025年前八个月的24%。
  成立十余年来,卓正医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一二线核心城市构建医疗服务网络,采用“诊所+小型综合医院”模式,业务覆盖儿科、妇科、皮肤科、眼科、牙科、耳鼻喉等主要科室。
  卓正医疗的目标客户为具备较强自费支付能力的城市中产家庭,这一市场定位在过去三年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但公司仍在消化过去数年的扩张成本。
  数据显示,卓正医疗总资产从2022年的1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3.25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从5.76亿元增至7.31亿元,占比超过一半。折旧及摊销费用则从2021年的7500万元持续上升至2024年的1.26亿元。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