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用好财税政策提升科创底气

经济日报

|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税政策,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从火爆出圈的深度求索(DeepSeek),到具有突破性的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完钻,近期一系列重大科研创新成果举世瞩目。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在于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其中,财税政策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发挥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我国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18年至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000多亿元增长到超1.15万亿元,投入力度大、增速明显,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周期长、风险高、不确定性大,在短期内难有回报,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需要财政资金弥补这一空白,给予重点扶持。

  

  税收杠杆发挥减轻负担增动力的作用。我国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目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包括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多层次、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杠杆、激励作用,比如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除可以按实际支出的金额扣除外,还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多扣除一定比例。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研发投入越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越大,无疑大大增强了科技创新的动力。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