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欧元升值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经济日报

|
  

2025年,欧元在欧元区经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好转的情况下率先走强。原因在于:一是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化走势或加剧,为欧元升值提供了关键基础。二是欧元区的外部账户情况大为好转,能源价格大幅回落是关键变量。三是国际资金回流欧洲,正在重新塑造欧元资产的定价逻辑。

  

欧元汇率今年以来屡创新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6月27日,欧元兑美元盘中升破1.17,较年初上涨超13%,接近2021年的高点。从名义有效汇率来看,欧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的升值幅度更大,几乎回到了2014年之前的水平。如果欧元继续保持强劲的升值趋势,将意味着国际外汇市场结构性调整来临,反映的是全球货币政策、经常账户、地缘结构与全球资金再配置的深层变化。

  

为什么欧元会在欧元区经济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率先走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分化走势或加剧,为欧元升值提供了关键基础。过去两年,考虑通胀压力,美国在全球率先大幅加息,但2025年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正在动摇。美国总统与美联储针尖对麦芒,屡次就何时降息问题公开争执。更有甚者,市场传闻白宫可能会干预美联储人事任命,美国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一年内8次降息,但节奏更为温和,且始终强调汇率的稳定对通胀治理的重要性。这种“被动鹰派”立场,反而吸引大量国际游资流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6月议息会议后指出,仍需持续警惕欧元区的通胀,汇率稳定将是不可忽视的政策考虑。

  

二是欧元区的外部账户情况大为好转,能源价格大幅回落是关键变量。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TTF)从2022年每兆瓦时300多欧元的高位下跌至当前每兆瓦时不到40欧元,进口成本下降使得欧元区经常账户在2024年就实现扭负为正,今年有望继续改善。此外,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今年前4个月,欧元区累计实现71亿欧元货物贸易顺差,为近5年来最佳表现。德国和荷兰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正在稳步回升,特别是与清洁能源设备相关的产品出口出现两位数增长。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恢复,欧元区出口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