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丁金学: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经济日报

|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一季度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起步平稳、总体实现良好开局,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在现代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商业流通模式升级等的推动下,成为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先进生产组织关系等创新融合的先行领域。传统交通运输与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深度联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孵化平台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显著,已形成超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运输服务市场、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将改变注重整体规模扩张的要素投入驱动方式,向智慧创新驱动转变。需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新装备研发应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挖掘新消费新需求,不断丰富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发展新动能。

  

我国还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方面的科技创新,强调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交通运输向来是先进技术试验应用载体和新兴产业孵化成长的平台,既是科技创新较为集中、应用场景较为丰富的重要领域,也是新技术靠前发展、新业态广泛孕育的“试验田”,更是人民群众与先进生产力距离最近、感受最为直接的“主场地”。

  

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须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要坚持创新驱动和改革牵引,紧紧把握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化水平,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超大规模交通运输创造超大规模新质生产力孵化平台、应用场景和发展动能。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