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五谷丰登,亿万农民共享喜悦。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今年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办好丰收节,传递党中央重农抓粮的坚定意志,展示丰富多彩的优质农产品、文明和美的乡村生活、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将强化全社会崇农情感、尊农共识。
每一次丰收都来之不易。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同时,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中国饭碗越端越牢,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当前,夏粮丰收到手,早稻实现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5年来,全国各地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十四五”时期,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2024年的2.34∶1,缩小的趋势明显。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农民日子越来越好。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亿万农民共享喜悦。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今年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办好丰收节,传递党中央重农抓粮的坚定意志,展示丰富多彩的优质农产品、文明和美的乡村生活、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将强化全社会崇农情感、尊农共识。
每一次丰收都来之不易。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同时,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中国饭碗越端越牢,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当前,夏粮丰收到手,早稻实现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5年来,全国各地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十四五”时期,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2024年的2.34∶1,缩小的趋势明显。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农民日子越来越好。
今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是丰收节的底气。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有关部门推动相关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的监测和帮扶体系,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增速,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成功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丰收节里,有传统味,也有现代感,有泥土气,也有科技范儿,有广袤田野的累累硕果,也有亿万农民的殷殷期盼。在丰收节的欢乐声中,让我们一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动员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