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突破“知产”到“资产”瓶颈

经济日报

|
  

资产评估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版权局联合发布通知,强化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规范管理,提升资产评估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专利为例,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再创新高。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只有让知识产权真正实现价值,才能更好地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动力。在运用转化过程中,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价值是一个关键环节。

  

研究机构或者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进行转让,或者用于质押融资,前提都是该项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确认。然而,知识产权具有“无形资产”的特点,评估价值并不容易。受技术、市场、法律等诸多因素影响,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评估难、处置难”。如何突破价值评估瓶颈,更好发挥资产评估的价值尺度功能,科学、合理地衡量和发现知识产权资产价值,成为推动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绕不开的任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公信力。此前,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资产评估执业准则——知识产权》,从基本遵循、操作要求、披露要求等方面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进行规范。此次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措施,特别是强调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执业行为、加强评估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等,显示出政策和监管层面对完善、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的重视。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