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经济日报

|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代表,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持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为286.4,比去年同期增长25.2%,新材料、生物两大产业保持较强创新活力,创新成果加速形成。另据全国股转公司此前发布的消息,专精特新“小巨人”挂牌公司研发强度是市场水平的1.66倍。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持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必然要求。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代表,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小巨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目前,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已经启动。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小,是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主要是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特点。专,指专注、专业。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专精特新企业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独门绝技”,靠的正是持续创新和精益求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导向下,中小企业发展迎来巨大机遇,要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