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其中,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为什么要实施这项改革?改革实施的经济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专家:改革主要目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十四五”规划中,“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被写入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章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部署,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专家表示,这也表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表示,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一个国情,而人口高质量背景下,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社会的劳动要素资源潜力,推动整个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一个更加适宜的水平。无论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生产能力的改善,让劳动力与社会生产的结合方式,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都为调整相应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和政策的可能性。
  我国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内容都被放在了与人口发展有关的部分。那么,我国的人口总体发展情况和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人口规模为5.4亿,截至2023年总人口已经达到14.1亿人。人口数量总体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发展也刚刚跨过两个重要转折点。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