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
(2024年12月26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情况看,这次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谢谢。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们对五经普的主要数据跟大家作了简要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总的看,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摸清了经济家底,掌握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次普查圆满地实现了普查预期目标,普查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们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况,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2024年12月26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情况看,这次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谢谢。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们对五经普的主要数据跟大家作了简要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总的看,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摸清了经济家底,掌握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次普查圆满地实现了普查预期目标,普查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们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况,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二,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普查数据显示,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我们还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反映我们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第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对于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好“十五五”规划任务、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的目标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依据。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刚刚康义局长提到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此次普查中,如何确保获得的数据真实准确?谢谢。
何平: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统计局始终把统计数据质量第一原则贯穿于五经普工作始终。本次普查科学制定了普查方案,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并且加强统计执法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数据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措施:
第一,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在普查中,规范普查数据的采集,采取普查员入户采集数据、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数据和部门报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有序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并且采取措施防止人为干扰。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及时回应社会和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关切,更好地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普查对象认识普查、了解普查、配合普查。在普查实施过程中,注意将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不能分开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合并进行调查,并且将全年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不纳入普查范围,确保普查对象符合普查方案规定,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第二,加强数据审核检查。在普查实施过程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方便普查对象填报数据的同时,提升数据审核的质效,认真执行普查数据审核验收办法,对普查数据进行即采即审,就是边采集边审核,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比、数据逻辑审核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评估方法对数据开展审核验证。并且在普查登记结束后,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全面检验普查登记质量,对检查发现的数据方面的问题,我们组织各地举一反三进行纠正。
第三,有效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对一切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长震慑,对任何统计违纪违法行为都绝不姑息,对普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露头就打”。针对个别地方经济普查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国家统计局及时组织严肃查处,并推动有关方面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法律责任和党纪政纪责任。
在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积极配合下,在全国21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认真工作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较高,填报综合差错率为4.7‰,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经济体检,五经普数据反映出五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呈现了哪些特点?谢谢。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这也是我们这次五经普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普查的结果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多重的内外风险考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归纳起来有几个变化和特点:
第一,发展基础更牢。五年来,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展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普查修订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52.7%,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增长57.4%,实现大幅增长。
第二,发展结构更优。五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提升。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制造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也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新的提升。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区拥有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8年末提高了1.4个、0.6个百分点。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第三,发展动能更足。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企业的创新研发势头强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2023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超过1/4。新技术、新工艺大规模地应用提速,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5。以无店铺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了137%,成为零售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中类;网上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零售行业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增长达到186%。
第四,发展安全保障更强。五年来,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稳步提升,能源供给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量较快增长。能源供应充足,2023年,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粮食安全也得到有力保障,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第五,发展可持续性更好。五年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领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2023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达到6.5亿千瓦、1.4亿千瓦,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4.9倍、7.4倍。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在不断地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谢谢。
韩国中央日报记者:
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各产业雇佣规模依次为制造业、建设业、批发零售业,这次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就业分布特点是什么?在经历疫情后,中国雇佣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谢谢。
王冠华: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是五年间我国就业市场的一些发展变化。我们知道,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就业结构呈现一些新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具体来看有几个特点:
首先,从总量来看,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稳中有增。近年来,尽管面临着多重风险挑战,但在经济恢复向好、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稳就业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政策影响之下,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2023年末,我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9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万人,增长11.9%。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2019年到2023年五年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值分别是5.2%、5.6%、5.1%、5.6%和5.2%,虽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动,但是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就业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
第二,从结构上来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发生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来看,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826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65亿人,增加5401万人,增长25.6%。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变化也是影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的调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分工精细化,一些工业生产环节,像设计、检测等也被分离出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一部分转移到第三产业,也带来了从业结构的变化。
第三,新兴服务业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新机遇。五年间,我国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断增强。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来看,数字经济助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同时,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商务服务需求不断释放,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1617万人。还要看到,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效,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增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
总的来看,这五年,我国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稳中有增,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新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群体就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挑战。下一步,要继续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刚才通报了2023年修订之后的GDP的结果,想问这对于2024年的经济增速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对全国数据进行修订后,各省区市的2023年的经济数据是否也会相应进行修订?谢谢。
蔺涛: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GDP数据修订的问题,正如刚才康义局长通报中讲到的,国家统计局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有关规定,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有关部门数据,对2023年GDP的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数据修订后,2023年GDP总量有所增加,第三产业占比有所提高。这次GDP的修订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根据五经普数据进行的修订,还有一个是根据开展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进行的修订。其中,根据五经普数据对2023年GDP的修订幅度与前四次经济普查的修订增幅相比是最小的,反映出随着统计调查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常规年度统计数据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
首先,关于GDP数据修订的问题。对GDP数据进行修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统计一直以来的工作惯例。当GDP核算所需要的基础资料、核算方法和分类标准有变化或者有更新的时候,需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大家知道,GDP核算需要依据大量的基础资料,所获得的基础资料越充分,质量越高,GDP数据准确性越高,就越能够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现行GDP核算制度,我国年度GDP核算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初步核算,一个是最终核实。初步核算更注重的是时效性,主要是利用专业统计进度资料,还有一些部门行政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算得到的,在每年年初公布上一年的GDP的初步核算数。最终核实则是利用专业统计年报、部门财务统计资料、财政决算资料这些更为丰富的基础资料对初步核算的结果进行修订。在经济普查年份,则是根据经济普查获得的更加全面、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对当年的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同时也会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来保证GDP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关于本次修订的详细数据我们会于近期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
第二,关于2023年GDP核算数据的修订对2024年GDP增速的影响。总的来说,2023年GDP核实后,2024年GDP总量会有所变化,但是2024年GDP增速核算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根据我国现行的GDP核算方法规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是采用相关指标增长速度来推算。也就是说,在初步核算2024年GDP时是以2023年GDP修订数为基数,利用不同行业相关指标增长速度来核算,也就是先推算出2024年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速,再根据这个增速和上年增加值总量来核算2024年的增加值总量。所以,尽管2023年GDP修订数在总量方面会有所变化,但对2024年GDP增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过去四次经济普查的情况来看,数据修订对随后的年份的GDP增速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三,关于各地区生产总值的修订工作,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资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和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由于修订工作量比较大,还需要一些时间。修订之后,2023年各省区市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将由国家统计局授权,由各省区市统计局在2025年1月份发布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时一并公布。各省区市生产总值历史修订数据,将于2025年下半年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和各地区统计年鉴对外发布。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此次五经普结果来看,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具体表现和亮点?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五年来,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成功抵御了各种内外部风险挑战,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还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五经普的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沉甸甸的成绩。这些成绩既是我们过去五年上下共同努力、砥砺奋进的结果,也是未来我们继续稳步前行,行稳致远的底气。总结下来,有几个方面的成就和亮点。
第一,创新型国家建设收获新成果。五年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新产业新动能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比2018年增长61.6%;RD经费支出增长61.9%,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了1.54%,比2018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专利申请量156.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1.4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3.6%和65.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到第12位,与2018年相比上升5位,2024年又前进了1位,全球排名第11位。
第二,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五年间,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提升。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2023年末,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19.1%,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区域重大战略有效实施,经济集聚效应继续显现。2023年末,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7.5%、56.6%、50.2%、60.8%;从业人员分别增长6.1%、12.1%、7.6%、15.5%。
第三,全面绿色转型展现新气象。五年间,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得益于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产品性能和质量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可持续力量。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等绿色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五年间,我国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亿人,比2018年末增长11.9%;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稳步提升,从业人员增量最多的行业都来自于第三产业。还有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像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也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2023年末,全国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7.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82.9%;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81.7万个,增长44.1%。
除此之外,五年间,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发展的动力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谢谢。
新京报记者:
后续对于这次普查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有哪些安排?这次普查对于统计发展改革会有哪些促进?谢谢。
蔺涛: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是关于经济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经济普查工作的重点。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展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统筹开展了投入产出调查,新增了数字经济等调查内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采集第二、第三产业的单位情况,摸清了第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了高质量发展进程,更好地掌握国民经济行业结构,为全面客观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支撑。
为进一步利用好普查成果,国家统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五经普资料开发,不断健全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在促进统计改革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普查结果用于健全完善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各类抽样调查提供完备的抽样框和结构数据,为测算、核算新经济新领域数据提供基础资料,推进健全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和统计现代化改革。
二是通过分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进一步发现新产品新服务、了解新业态新模式的具体活动方式,同时结合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修订情况,对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等进行修改完善,细化新兴领域的经济活动,为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的纳统覆盖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开展产业活动单位在活动发生地核算和相关试算工作,积极推进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进一步健全常规统计的监测制度。
四是认真总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了解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健全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编辑制作《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23)》等普查资料,提供更详实的普查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我们还将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等经济社会发展和统计改革的重点关注领域,组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五经普数据,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并将陆续发布有关研究成果。同时,还会深化普查数据的共享与服务,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推动普查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国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请问此次普查结果反映出五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在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新特点?谢谢。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是工业问题。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中坚力量。五年来,我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工业经济量增质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总结起来有几个特点:
第一,工业实力发展壮大。五年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持续显现,许多工业企业突围成长,更多新生力量持续加入,工业企业数量和效益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3.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2.7%;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1万亿元,增长44.3%;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52.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28.6%。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约30%。
第二,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五年来,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分别达到19.2万个、5.3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4.5%和5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3.5个和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36.8%、43.1%,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同时,前瞻性布局加快谋划实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达9.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是19.5%,比2018年末提高1.8个百分点。
第三,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五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数实融合,大力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赋能工业经济发展。2023年,我国已有半数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使用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制造业展现出蓬勃生命力,2023年末,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从业人员1337.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达42.3%。
第四,绿色化转型持续发力。我国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大清洁低碳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更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023年,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比2018年分别增长4.9倍、7.4倍,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在大幅增长。
总的来看,五年来,工业经济砥砺前行,保持了量增质升的发展态势,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显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工业发展仍处在一个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工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我们要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本次普查是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普查内容,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