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经济日报

|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部署。推动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如何以就业为桥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

  

  人社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这次选定的39个试点城市,基本覆盖我国经济大市和制造业重点区域,普遍具备较大规模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比较发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等条件。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健全制造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被明确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门类,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实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7.4万家,从业人员109万人;“十四五”时期,全行业年均为3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为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支持。然而,行业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同质化程度高、人才匹配精准度低、新技术融合薄弱等问题,供需短板亟待补齐。

  

  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纳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供给方式,统筹谋划推动试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稳定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为突出,外部环境变化也将带来新情况新问题。在此背景下,《建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