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探秘柳州中燃:解码中国燃气在桂绿色发展答卷
近日,人民日报、中新社、彭博社、中国能源报、中国改革报、新华网、央视网、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南方周末、煤气与热力杂志、南国早报、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等十多家主流媒体,走进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西南区域旗下柳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柳州中燃)开展采访调研活动,探秘中国燃气在桂绿色低碳发展、用心服务民生、助力地方经济的生动实践。 
老旧管网改造让居民用气不再提心吊胆
媒体团首站来到位于柳北区的嘉和名庭小区,该小区正在开展老旧管网立管改造工作。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柳州市陆续使用管道燃气,部分管道和设施设备接近设计使用寿命。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柳州市对使用20年以上的老旧燃气管道、球墨铸铁管、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老化管道及设施设备进行集中大规模改造。嘉和名庭小区于2005年通气,原燃气立管安装在室内,因管道长期处于受潮环境,不同程度出现了锈蚀漏气现象,因此被列为本次改造项目之一。 
▲媒体团考察已改造好的小区楼栋户外立管
柳州中燃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温龙浩表示,本次改造的燃气立管均使用双层预涂覆无缝钢管,较以前使用的无缝钢管、镀锌管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为居民的用气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柳州中燃副总经理刘军介绍,柳州市本次老旧管网改造涉及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及柳南区,覆盖76条主、次干道近百公里的市政道路燃气管网,部分老旧小区的庭院、楼栋立管及户内燃气设施也同步进行改造。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项惠民工程,既无需用户缴纳任何费用,又提升了柳州市整体用气安全水平,更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人民日报、中新社、彭博社、中国能源报、中国改革报、新华网、央视网、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南方周末、煤气与热力杂志、南国早报、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等十多家主流媒体,走进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西南区域旗下柳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柳州中燃)开展采访调研活动,探秘中国燃气在桂绿色低碳发展、用心服务民生、助力地方经济的生动实践。 
老旧管网改造让居民用气不再提心吊胆
媒体团首站来到位于柳北区的嘉和名庭小区,该小区正在开展老旧管网立管改造工作。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柳州市陆续使用管道燃气,部分管道和设施设备接近设计使用寿命。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柳州市对使用20年以上的老旧燃气管道、球墨铸铁管、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老化管道及设施设备进行集中大规模改造。嘉和名庭小区于2005年通气,原燃气立管安装在室内,因管道长期处于受潮环境,不同程度出现了锈蚀漏气现象,因此被列为本次改造项目之一。 
▲媒体团考察已改造好的小区楼栋户外立管
柳州中燃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温龙浩表示,本次改造的燃气立管均使用双层预涂覆无缝钢管,较以前使用的无缝钢管、镀锌管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为居民的用气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柳州中燃副总经理刘军介绍,柳州市本次老旧管网改造涉及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及柳南区,覆盖76条主、次干道近百公里的市政道路燃气管网,部分老旧小区的庭院、楼栋立管及户内燃气设施也同步进行改造。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项惠民工程,既无需用户缴纳任何费用,又提升了柳州市整体用气安全水平,更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双气源+全流程监控让柳州全城用气无忧
随后,媒体团来到柳州中燃新圩门站,刘军在这里向媒体团介绍了公司的气源保障、安全运营、应急抢险、数智化转型等情况,并对新圩门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了解,该门站坐落于柳南区,是柳州中燃首座长输气接收门站,自2017年底通气以来,它就成为覆盖全市的天然气输配核心门站。2020年4月,新圩门站实现双气源接入,正式接收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长输管道天然气。上游气源在这里经过加臭、过滤、计量、调压后进入次高压管道,再通过市政中压管道、庭院管道输送至千家万户。该门站内还配置有市电电源与柴油发电机,组成双电源保障,站控系统能够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确保门站自投用以来始终保持零安全生产事故。 
▲媒体团在新圩门站考察参观
作为柳州长输管道天然气供应的第一站,柳州中燃始终以专业运维保障新圩门站平稳运行,公司还设立了拥有73人的专业应急抢险维修队,并配备了各类应急抢修及安检设备,工作人员24小时轮岗值守,确保在面对燃气管道泄漏等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高效应对,刘军说道。
据介绍,在气源保障方面,柳州中燃与多家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稳定、充足地提供长输管道天然气及LNG气源。目前,公司拥有2座长输管道天然气接收站,高峰期每小时供气能力达到全市天然气用户总用气需求的3倍,远超当前实际用气需求。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其他燃气企业进行了管道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了保供能力。 
▲柳州中燃工作人员向媒体团介绍燃气抢修车及其抢险设备
此外,柳州中燃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能源数智化转型的号召,利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对重点工商业用户、人员密集场所及供气管网末端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压力异常等问题,保障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管道天然气让舌尖产业告别换瓶烦恼
媒体团第三站来到位于鱼峰区的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螺霸王),该公司坐落于洛维螺蛳粉产业园,原来使用瓶装液化气和LNG作为生产设备燃料,于2022年初正式改造使用柳州中燃的管道天然气,主要用于厂区内的锅炉、猛火灶和油炸锅。其中,6吨锅炉燃烧所产生的蒸汽主要应用在食品的高温消毒杀菌及熬汤。 
▲媒体团在锅炉房采访螺霸王有关负责人
螺霸王董事长助理李嘉俊表示:相较于其他燃料,食品生产行业使用管道天然气优势更加明显,天然气的热值和压力稳定,热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浪费,显著提升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天然气以管道输送方式24小时连续供气,可避免因更换燃料而产生中断,减少生产停滞造成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除螺霸王外,鱼峰区的工业园还有22家大型工业用户由柳州中燃负责供应天然气。2024年,柳州中燃为鱼峰区的工业园供应了超过525万m3的天然气,不仅为工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完善的燃气供应体系还能够吸引更多高端制造业企业落户柳州,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助力柳州打造以汽车、机械、钢铁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柳州中燃工作人员向媒体演示工业用户安检流程
据介绍,中国燃气的城市燃气项目已覆盖南宁、柳州、玉林、钦州、防城港、来宾、百色、崇左、河池等多个广西地级市。截至2025年6月底,中燃在桂总投资近110亿元,各地项目公司已累计建成燃气管网近1.3万公里,点火通气用户数逾250万户,年销气量超过8亿m3,交出了助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眼答卷。中国燃气西南区域总裁尹生开表示:广西作为中燃的业务重镇,我们将始终秉承气聚人和、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大美广西提供更多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