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商业要闻

|商业要闻

氢能从试点探索迈入有序破局

经济日报

|
  

全球首个30兆瓦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开工、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在内蒙古投产、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大安投产……今年以来,重大氢能项目频频落地,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介绍,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同时,氢能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发展过程中可以全方位带动产业创新、内需扩大、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政策,积极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各地有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模式。各地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22个省份将氢能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因地制宜推进氢能产业布局。

  

截至去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产业规模领先全球的背后,氢能技术创新在驱动全产业链突破。8月8日,由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明阳氢燃联合深圳能源协同共创的全球首个30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作为全球首个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30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项目,该项目构建了“绿电制绿氢,绿氢再发电”的“电—氢—电”模式。利用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绿氢,通过30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将储存的氢气转化为稳定的零碳电力,实现制氢、储氢及燃氢发电产业链协同,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为电网提供关键灵活性保障,为大规模氢能应用提供示范和支撑。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