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消费

|消费

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伊利携益生菌创新成果参会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 韩肖)5月22—24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益生菌行业的权威专家、科研人员以及优秀企业共同参与。 

  

  与会专家以前瞻性视角全面分析了全球益生菌科技发展态势,并对如何以科技创新培育益生菌行业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理念与思考,建议科技与产业进一步强化协作,为我国益生菌产业注入更多科技内涵。会议期间,伊利集团支持举办了第三届益生菌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与益生菌行业权威专家共同探讨母婴源益生菌功能开发及工艺创新。

  

  

《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发布(主办方供图)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发展 

  

  论坛主办方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在致辞中指出,过去50年,益生菌的科学研究热度只增不减,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益生菌菌株仍然不足。益生菌行业应强化益生菌菌株系统化的研究,不断强化菌株科技内核,让更多的明星菌株服务于百姓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由于益生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当前已知菌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十分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益生菌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利用,实现核心微生物菌种的自立自强和自主可控。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副教授、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专家王然分享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99有利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 

  

  为破解“健康肠道菌群”缺乏统一认识的科学问题,论坛期间,大会还发布了由伊利参与编写的《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共识指出,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对宿主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通过调整膳食模式、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保持运动锻炼与良好睡眠、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等,实现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保障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从而维持宿主健康。同时,伊利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及其他行业同仁共同发布了“科技创新培育益生菌新质生产力”行业倡议,号召行业内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益生菌领域自主研发能力。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