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科利德:独董兼任竞争对手的独董 逾三千万元“偶发”贸易收入或增厚上市砝码

金证研

|
  

回溯历史,2016年,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利德”)的前身在氨水灌装过程中,因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部分氨气外排,被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大孤山半岛分局责令立即采取防止措施。

  

而将目光移至此番上市,按照科利德对主营业务的定义,外购并实现销售的氖气或并不属于科利德的主营业务范畴。然而,科利德却将此偶发性贸易业务产生的收入,纳入主营业务收入中,贡献超三千万元收入。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科利德的独董同时在其他三家上市公司兼任独董,或难勤勉尽责。

  

 

  

一、研发费用中注册及专利年费显著增长,新增授权专利数量反下滑

  

拟上市公司为达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标准,往往会“做高”研发投入,而且通常系整体来做,多科目积累。

  

反观科利德,2020-2022年,科利德的研发投入占比年下滑,而具体投入金额或存蹊跷。“注册及专利年费”显著增长背后,或德的专利申请情况及新增授权情况并不匹配。

  

 

  

1.1 累计研发投入不足六千万元,研发投入占比虽达标但逐年下滑

  

近年来,科利德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滑。

  

据签署日为2023年6月7日的科利德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及签署日为2023年10月7日的《关于大连科利德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问询回复”),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科利德研发投入分别为862.84万元、1,183.27万元、1,811.01万元,1,277.2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7%、6.59%、5.95%、5.6%。

  

此番上市,科利德选择冲击科创板。最近三年,科利德的累计研发投入为3,857.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5%,满足科创属性的评价标准的“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的要求。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