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建信基金董事长上任未满两年:“强固收弱权益”之困

金证研

|
  

2025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充分发挥行业引导的积极作用。2025年,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基金)迎来成立二十周年。建信基金表示,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向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且建信基金在其官网称,“持续优化现有基金产品,提升产品业绩表现”,回溯过去,其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形成了“强固收”优势。建信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告负,2025年一季度超六成股基获得负收益,且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相较于三年前“腰斩”。其中,四名“老将”贡献过半权益类基金规模,但在管基金近三年业绩“跑输”同类平均。

  

而2023年起,建信基金高管变动频繁,其中宫永媛于2025年7月24日卸任财务负责人等职务,现任董事长生柳荣上任不满2年,现任总裁谢海玉上任不满1年。基于上述人事变动的背景下,建信基金在发展战略上重视非货业务尤其是含权类基金的发展。而建信基金旗下基金或呈现“强固收弱权益”的特点,近三年非货基的新基发行数量或“停滞不前”。基于上述情形,建信基金“向非货转型”之路是否坦途,现任董事长及总经理的公司治理能力或值得关注。

  

 

  

一、现任董事长上任不满两年,固收类基金规模占比超九成

  

成立于2005年9月,建信基金是国内首批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背靠”控股股东建设银行成立,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建信基金建立了货币及中短债、纯债、固收+等较为完整的固收投资体系,形成了“强固收”特点。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