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岂能如此否定中国智驾技术

中国经济网

|
  

最近,某汽车资讯平台发布的智能辅助驾驶模拟测试系列视频显示,特斯拉两款车型表现较好,而国内品牌车型表现不佳,引发争议。舆论场甚至出现不少盲目否定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声音,值得警惕。

  

媒体或者第三方机构不是不可以做汽车智能驾驶测试,但前提是要科学严谨、有公信力。汽车智能驾驶测试是对“算法边界、物理极限、反应时延、感知逻辑、冗余机制”等多维因素的系统性验证,每一项测试的设计,都有公认的评价标准、科学的容错参数和严谨的测试环境。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该平台在此次测试中自定义标准和方法,缺失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或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的机构认证步骤,使得整个测试过程不够专业,测试结果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随着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智能驾驶已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多重驱动下,过去一年,端到端大模型应用加速上车,大数据与算法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智能驾驶技术经历快速迭代与突破,特别是组合驾驶辅助已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阶段,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球汽车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57.3%,在智能化赛道形成领跑优势。

  

行业通常以搭载量作为企业技术和量产领先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的历年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搭载量中,Momenta(魔门塔)、华为(Hi模式)、元戎启行占据市场前三名。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15日,宝马宣布与Momenta达成合作,双方携手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奔驰也通过参股Momenta,在中国市场推出城区导航辅助驾驶相关服务。奥迪虽选择更为多元的合作路径,但也将华为、Momenta以及酷睿程等中国智能驾驶企业纳入供应商体系。这三大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集体拥抱中国智驾方案,凸显了中国智驾方案的领先力。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