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港股定价权切换进行时:中资力量崛起 恒指目标上看29000点

财联社

|
  鉴于近期港股持续走强的表现,国海证券指出,港股正经历历史性定价权切换,中资力量(南向资金、中债利率逻辑)对估值的影响力显著超越传统美债框架。8-9月港股在业绩下修背景下逆势上涨,印证以中债利率为基础的风险溢价模型生效;结合中资持仓及交易占比突破关键阈值,上调2025年恒生指数目标价至29000点,重点布局AI、创新药、原材料等受益于中资定价逻辑的板块。
  港股定价权转向:中资主导逻辑确立
  反常行情印证估值框架切换
  2025年8-9月,港股呈现“业绩下修但指数上涨”的反常特征:恒生指数EPS持续下修,但恒生指数9月单月上涨7.1%,恒生科技指数大涨13.9%,大幅跑赢A股及全球多数主要指数,比如标普500涨5.6%、日经225涨1.8%。
  这一现象打破港股传统定价逻辑(美债利率+业绩增速),核心原因是中债利率估值框架开始系统性生效:随着南向资金成为港股边际定价主力,港股估值不再单纯锚定美债利率,而是更多参考中债利率与风险溢价的匹配关系——当前中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为港股估值抬升提供空间。
  中资力量夯实定价权:资金、持仓双突破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截至2025年9月30日,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股达10842亿人民币,9月单月净流入创历史第二高峰;当前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比重约50%,持仓占比21.3%,远超2015年港股通初期水平。
  中资持股稳定性增强: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港股核心标的,通过高ROE、高频回购夯实基本面,吸引南向资金长期配置;对比2015年“A股涨、港股跟涨2个月后背离”,2025年港股与A股呈现“同步上涨”,印证中资定价逻辑的持续性。
  港股估值测算:中债框架打开上行空间
  国海证券指出分别以美债利率、中债利率两个框架测算港股的目标价。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