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个股资讯

|个股资讯

技术迭代+成本下降,储能行业迎发展新周期,哪些企业能脱颖而出?

览富财经网

|
  

据央视报道,近期国内新型储能市场“一芯难求”,头部电池企业均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年初。

光大证券表示,储能电芯市场“一芯难求”,是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明确信号,头部企业满产及订单排期延长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传导。

储能市场需求旺盛,装机规模或超预期

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政策驱动是核心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预计将拉动约2500亿元的新增项目投资。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上述目标意味着到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实现翻倍。虽然该目标在量级上与市场此前预测接近,但方案的印发在实质上将“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预测实际装机大概率将超过政策目标。基于此,中信证券上调2025年至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40GW、190GW、230GW。

在海外市场,储能需求同样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美国关税政策预期收紧,以及欧洲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分别增长61.6%(功率)和42.9%(容量),推动出口比例显著提升。

国信证券表示,中东、东南亚、南非、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多地都存在电力紧缺的问题,各国政府扶持政策频出,储能装机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因而新兴市场或将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口的重要方向。

技术迭代引供需变革,国内企业争相布局

在供给层面,产能紧张的原因在于技术迭代加速。储能电芯正从314安时向500安时、600安时大容量升级,主流厂商将资源聚焦于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与产能建设,导致当前成熟产品产能相对紧张。

与此同时,技术迭代同时驱动成本下降,当前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下降约8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已低于0.2元,经济性的飞跃使得储能投资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盈利考量,推动下游的储能需求大涨。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