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可以说既在预期之内,也在预期之外。预期之内在于外围市场普跌,A股难以独善其身,出现联动调整是大概率事件,预期之外在于调整的幅度……不过,乐观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急跌行情后续大概率会有修复机会。而长期而言,市场以及经济基本面的向好趋势没有转变,这次调整或许也正是一次挖掘被错杀公司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国家队”再次出手,中央汇金公司4月7日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市场待修复
受“对等关税”事件影响,A股市场今天出现非理性的低开调整,且成交量出现同步放大。这说明多空博弈情绪进一步加剧。但整体来讲,在风险不断出清之后,最恐慌的时期或正在过去。
观察市场,其实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现象出现。如拐点信号,4月7日,A股主要指数探底回升,市场指数多在9点51分左右触及低点,然后企稳回升;14点18分再度触底反弹,并企稳回升。盘中收出长下影线,表明多头抵抗力量在发力。
历史经验已经多次应验,在非理性极端行情下,与其恐慌性卖出,不如选择“扛一扛”,从后续的市场来看,这反而是最优的决策。事实上,不少机构已经选择在当天的相对低位逆向加仓。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导致市场调整的诱发因素各不相同,但市场在急跌后多有修复机会。如2020年2月3日,指数同样出现较大幅度低开,上证指数当天下跌7.72%,而此后则迎来了强势修复,在2月4日~2月21日的14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了超过10%,很多
4月7日,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可以说既在预期之内,也在预期之外。预期之内在于外围市场普跌,A股难以独善其身,出现联动调整是大概率事件,预期之外在于调整的幅度……不过,乐观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急跌行情后续大概率会有修复机会。而长期而言,市场以及经济基本面的向好趋势没有转变,这次调整或许也正是一次挖掘被错杀公司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国家队”再次出手,中央汇金公司4月7日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市场待修复
受“对等关税”事件影响,A股市场今天出现非理性的低开调整,且成交量出现同步放大。这说明多空博弈情绪进一步加剧。但整体来讲,在风险不断出清之后,最恐慌的时期或正在过去。
观察市场,其实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现象出现。如拐点信号,4月7日,A股主要指数探底回升,市场指数多在9点51分左右触及低点,然后企稳回升;14点18分再度触底反弹,并企稳回升。盘中收出长下影线,表明多头抵抗力量在发力。
历史经验已经多次应验,在非理性极端行情下,与其恐慌性卖出,不如选择“扛一扛”,从后续的市场来看,这反而是最优的决策。事实上,不少机构已经选择在当天的相对低位逆向加仓。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导致市场调整的诱发因素各不相同,但市场在急跌后多有修复机会。如2020年2月3日,指数同样出现较大幅度低开,上证指数当天下跌7.72%,而此后则迎来了强势修复,在2月4日~2月21日的14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了超过10%,很多个股在此期间实现翻倍。
目前来看,市场又重新回到今年1月或去年9月底的水平位置。上证指数点位大概在3100点左右,估值在14倍附近。以此对比来看,估值与股价优势让市场重新具备了更为明显的吸引力。
对于近期的市场变化与节奏,本栏目特约嘉宾边惠宗此前即在《边学边做》中进行了多次深度分析,如其3月17日表示,上证指数缺乏增量,短期上升空间预期有限;3月20日表示,科技股行情在阶段性退潮,要当心主板的微盘股指数补跌;4月3日表示,市场出清不彻底,市场情绪面,市场广度再度掉头下行,后续等待继续测试下限,常态上,中期下跌会出现情绪冰点。
而在经过该次剧烈调整后,边惠宗最新观点认为,已经不需要再过度恐慌了,这次更多是筹码出清的过程,可以耐心等待情绪底的到来以及后续修复动能的出现。
那么,重点来了,接下来的市场行情会怎么走?什么时候能够等到企稳反弹时点?对此,边惠宗将于本周四(4月10日)下午4点半在《边看边涨》栏目线上直播中进行深度分析。与此同时,大家还可以对于手中的个股疑问与边惠宗进行交流。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提前预约并免费获得交流机会。
四个方向
市场永远都存在多面性,市场调整下,有人看风险,有人则在站到对立面,去挖掘机会,这就是巴菲特的经典理论——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从当前来看,“贪婪”的机会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向。
弱波动题材,或抗跌题材。从4月7日的板块表现来看,有一些主线表现相对强势或较为抗跌,它们多为偏防御型主线,如农林牧渔、银行、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医药等,它们也多叠加红利或高股息等属性。其中,部分个股均出现逆市上涨,甚至涨停,如农林牧渔中的神农种业、敦煌种业等;医药中的博晖创新、奕瑞科技、哈三联、派林生物等。
被错杀的超跌机会。有相对确定性的是,因市场情绪、短期波动或非基本面等因素影响,很多股票常常存在被错杀的情形,这类公司本身具有相对良好的基本面、行业赛道、未来成长性等因素加持,比如已经出现技术面超跌且受利好、新技术迭代等催化下的科技股。
特殊事件影响下的衍生投资逻辑。如1)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如半导体、软件与操作系统等;2)内需驱动与消费升级;3)医药与医疗健康产业;4)供应链安全等,如农业板块等。
绩优主线。当前是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的重叠披露期,很多绩优股在这轮市场调整下(如3月下旬以来)已经因业绩驱动出现了强势反映,如利尔化学,其最新表示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203.08%~223.98%,其股价在4月7日一度逆市涨停;莲花控股表示一季度净利润预增103.16%~143.79%,公司股价也出现了逆市上涨。类似利尔化学、莲花控股的绩优股还有很多,它们其中一些公司股价出现短期波动,这类标的存在被错杀的可能。
从复盘数据来看,很多短期抗跌或长期趋势向好的标的都具有上述因素的逻辑加持。此外,从4月7日来看,很多公司股价拒绝调整,盘中即出现反转,随着后续市场企稳反弹,这类公司不排除有更强的上涨动能。
外资加仓中国
随着市场的系统性回撤,估值压力消减,或许让偏爱低估机会的外资机构有了更进一步的看多逻辑。
虽然最近海内外市场普遍承压,但A股以及港股与其他市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处于相对低估、低位状态,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可比视角下,A股、港股的低估优势叠加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正是获得外资机构重点看多的核心要素。
据汇丰4月7日最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显示,在被问及“预期未来12个月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时,有四分之一的受访机构投资者选择了中国,该比例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居首。此外,超过三分之一(34%)的受访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前景更为乐观,高于其他新兴市场。
事实上,长期以来,外资机构一直在积极挖掘中国的相关投资机会,比如从A股持仓来看,随着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年报,2024年四季度的最新外资持仓动向也获得密集披露,其中可见,摩根士丹利、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瑞银、高盛等一众外资机构均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加码或新进布局,其中多股为“被错杀”且股价处于多头趋势或低位反弹的绩优股(见表2)。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