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齐峰新材(002521.SZ)发布2024年财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对于业绩变动,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行业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大宗装饰纸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对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进而影响了公司利润。
除行业竞争加剧之外,公司利润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从而增加当期的成本。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损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1.63亿元。
在我国装饰原纸行业领域,齐峰新材是少数几家掌握高档装饰原纸核心生产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面对市场环境等行业诸多挑战,公司积极应对,通过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培育、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完成南北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2025年第一季度向市场递交了产销量同比增长破万吨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
以“智”为翼 规模效益提升
在造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齐峰新材正以智能化为引擎,书写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
财报显示,自2000年成功研发装饰原纸,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来,公司始终深耕主业发展。然而,在数字化风口下,齐峰新材深知,公司原有的生产规模优势已不足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多变。造纸行业要想转型,技术创新、数字化变革以及产品升级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为重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数智化工厂,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具体来看,在生产方面,齐峰新材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软件)系统的全过程采集和分析,从而提升快速识别潜在问题和瓶颈的能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公司还与各个业务单元高效协同。例如,后勤业务审批实现ERP(企业资源计划)大数据应用和OA(办公自动化)网络协同办公,使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管理与生产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优化库存数量和资金占用。
4月11日晚,齐峰新材(002521.SZ)发布2024年财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对于业绩变动,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行业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大宗装饰纸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对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进而影响了公司利润。
除行业竞争加剧之外,公司利润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从而增加当期的成本。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损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1.63亿元。
在我国装饰原纸行业领域,齐峰新材是少数几家掌握高档装饰原纸核心生产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面对市场环境等行业诸多挑战,公司积极应对,通过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培育、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完成南北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2025年第一季度向市场递交了产销量同比增长破万吨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
以“智”为翼 规模效益提升
在造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齐峰新材正以智能化为引擎,书写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
财报显示,自2000年成功研发装饰原纸,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来,公司始终深耕主业发展。然而,在数字化风口下,齐峰新材深知,公司原有的生产规模优势已不足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多变。造纸行业要想转型,技术创新、数字化变革以及产品升级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为重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数智化工厂,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具体来看,在生产方面,齐峰新材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软件)系统的全过程采集和分析,从而提升快速识别潜在问题和瓶颈的能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公司还与各个业务单元高效协同。例如,后勤业务审批实现ERP(企业资源计划)大数据应用和OA(办公自动化)网络协同办公,使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管理与生产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优化库存数量和资金占用。
在利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和标准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齐峰新材也高度重视对产能、产线的布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家具、地板与木门等制造业需求的显著增长。在此背景下,公司采用“小批量定制+大宗量产”双轨模式,产能小的专线能够精准匹配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产能大的产线聚焦持续提升效率优化和成本优势。目前,公司已配备24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纸机生产线,整体产能突破50万吨。
公司强大产能的背后存在多方面支撑因素。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造板制造行业的生产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特征,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西等地区。在2020年,这三个区域的人造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就接近57%。
财报显示,齐峰新材的新基地深度嵌入被誉为“中国南方板材之都”的广西产业集群,精准对接定制家具产业集中区。依托广西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抢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生效机遇,辐射东南亚基建市场增量需求。截至目前,产品已覆盖德国、土耳其、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广西贵港20万吨特种纸项目(一期)8万吨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完成“北山东、南广西”的双基地战略布局。方正证券指出,这一布局使得公司的生产规模效益得到进一步释放,既具备规模优势,又拥有定制化生产能力。在广西基地,公司首次引入规模效应更强的大型纸机,待产能爬坡后,单吨制造成本有望持续下降。这不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和维系华南市场,还为产品出口东盟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山东基地仍可继续满足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的生产需求,顺应行业差异化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南北布局”的协同效应有望逐步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齐峰新材规模效益的提升,从一季报的产销量数据中便可见一斑。从公司官网获悉,齐峰新材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12.35%,销量同比增长13.62%,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3月中上旬,公司产量突破2.6万吨,超计划2700吨,完成计划的111.28%。
以“质”为本 深耕绿色特种纸赛道
当前,环保、绿色低碳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能耗双控、双碳目标等环保政策的出台,造纸行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造纸企业纷纷加大创新研发,优化产品矩阵,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国内特种纸基材料龙头企业,齐峰新材一方面秉持以“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在高档装饰原纸的生产上,采用质量更加稳定的纤维供应,为绿色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先后研发预浸渍纸、和纸、乳胶纸和EB固化纸等新产品。从财报获悉,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稳定批量提供高、中档乳胶纸的生产厂家,也是宜家使用的预浸渍纸的唯一国内供应商。同时,和纸、胶带纸客户定制化生产不断增多,壁纸、包覆纸等产品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数据显示,当前公司装饰原纸以外新产品销量占比已超过20%,产品矩阵日益丰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4-2029年中国特种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显示,特种纸作为利基市场,相比大宗纸具有更高的环保标准和要求,也更容易适应政策变化。同时,禁/限塑政策也为“以纸代塑”的包装类、标签类等特种纸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对此,齐峰新材积极响应“以纸代塑”、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深耕特种纸产业的技术优势,创新低碳工艺,研发多款“以纸代塑”的产品。例如,用于游戏机手柄的包装纸替代塑料,封边条纸代替PVC材料,EB纸替代吸塑产品等,以自身低碳化转型赋能全价值链低碳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拥有人造板贴面的彩色贴面原纸、人造板贴面的印刷原纸、表层耐磨纸等发明专利授权3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5项。公司不仅成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工信部评为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还被国家发改委和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定为我国装饰原纸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齐峰新材表示,2025年是一次性增加新品种、扩大产品应用场景、释放产能最多的一年。2025年,公司将聚焦“产销43万吨,经济效益大提升”发展目标,强化产销研协同,加强品种结构调整,拓展国际市场,打造“专家型”销售团队;同时,构建数据驱动质量生态体系,建设智能检测系统,推行全流程质量追溯;在创新机制方面,将开展行业协同创新,突破应用场景,推行全员创新机制,实施创新提案奖励制度,优化流程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