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直播

|股市直播

国金证券:锂金属负极构成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发展路线 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

智通财经

|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锂金属负极较石墨、硅碳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国内外企业已逐步应用锂金属负极方案,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路测;工艺上,压延法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向更薄迭代,长期也建议关注蒸发镀、液相法;格局上,锂企、负极厂、箔材厂多方参与。锂金属负极构成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发展路线,该行认为压延法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长期看液相法、气相沉积法是潜在发展的方向。建议积极布局各个工艺的领先企业。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锂金属负极: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负极长期迭代方向

  

传统的负极材料石墨的循环性能好,但理论容量低;硅基负极理论容量高,但充放电过程中膨胀过大;锂金属拥有超高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电化学电位,根据欧阳明高院士,国内2030年前重点突破500Wh/kg电池,正负极侧主要依赖负极迭代,硅负极在助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后的边际提升有限,锂金属负极已定性为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

  

痛点:锂枝晶构成产品应用的主要瓶颈

  

锂金属的高活性和其表面SEI的锂离子扩散能垒较高会促进锂枝晶的形成,锂金属的不均匀沉积和枝晶生长会引发锂的体积膨胀、死锂产生、SEI破裂、极化电压增大、电池短路等问题,构成当前主要瓶颈,人工SEI膜、改性集流体、引入固态电解质是主要的改善锂枝晶的手段。

  

市场:国内外企业逐步应用,30年固态电池用锂金属出货有望达7700吨

  

当前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更为成熟的硅碳负极,海外日产、LG、SKOn、Solid Power、Factorial Energy,国内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逐步应用锂金属负极方案,今年初全球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上车(奔驰)路测。当前锂金属负极出货较少,该行假设2030年全固态电池出货180GWh,锂金属负极渗透率20%,采用双面20um锂箔,测算锂金属用量约7700吨,市场近百亿元。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