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银行也开始强调精算,员工收入要“多劳多得”

证券市场周刊

|
  

编辑丨林伟萍

  

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总是备受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有关银行业收入下滑的消息不绝于耳。不过从本刊收集的wind统计数据来看,银行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在过去三年仍然小幅上涨,相对而言,约半数银行高管的薪酬在下滑。

  

  这一趋势,正符合监管改革方向。2022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要积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充分发挥工资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并提出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2023年的银行从业人员收入,正体现了这一导向。同时,还体现出了多劳多得的倾向,为银行做出更高价值的员工,收入也更高。 

  

 

  

银行从业人员收入将向市场均值回归

  

根据行业内部人士介绍,目前银行的绩效薪酬体系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市场化方式,即制定明确的业务提成标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明确知道自己的收入,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多采用这一形式。平安银行在财报中表示,该行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岗定薪、以绩效定奖金、以长期业务绩效和银行市场价值定长期激励”的薪酬政策;招商银行也表示坚持“能高能低,多劳多得”的薪酬支付理念。这一体系下,员工的收入会因业绩不同,有比较大的差距。 

  

另一种方式是以机构盈利情况为基础,阶段性再分配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同一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国有大行多采用这种形式。如工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员工薪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福利性收入构成。其中,绩效薪酬水平取决于本行整体、员工所在机构或部门以及员工个人业绩衡量结果;中国银行财报中也表示,绩效薪酬水平取决于集团、员工所在机构或者部门以及员工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等。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