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否极泰总经理董宝珍:责任资金入市推动股市健康,“中特估”逻辑下银行股机会持续

证券市场周刊

|
  

  

  

  

  

  

  

祥龙贺岁去,金蛇送福来。在充满希望的蛇年新春,中国股市也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尤其是责任资金入市与“中特估”逻辑下,为市场注入强大动力,银行股更是崭露头角,前景可期。

  

回首往昔,中国股市确实经历了不少风雨,估值不合理的问题曾长期困扰着市场。过去在相对自由交易却法治与监管有所欠缺的环境中,部分掌握定价权的主体资金走上“割韭菜”的歧途,使得市场波动剧烈,大众投资者受伤颇深。 

  

不过,我也看到了更加积极的变化,近年来一系列积极的力量正在汇聚。 

  

先看责任资金入市,我认为这是堪称重塑股市生态的关键一招。 与公募资金相比,责任资金肩负着别样的使命。公募资金受限于业绩排名、投资者申赎等因素,有时难免陷入短期逐利的漩涡,部分甚至偏离价值投资轨道。而责任资金则着眼于市场的长远稳健,以维护市场稳定、推动合理估值为己任。当市场出现非理性涨跌, 如2023年下半年股市下行压力较大时,国家队果断投入近万亿资金买入沪深300指数型基金,这一举动宛如定海神针,稳住了市场阵脚,也为银行等低估值板块送去甘霖 ,开启逆势上扬之旅。保险公司同样基于自身稳健经营与资产配置需求,在国债收益率走低后,积极增持股息率可观的银行股,成为推动银行股价值回归的又一重要力量。岁末年初,我们不时看到保险公司举牌银行股的消息,这些责任资金不盲目跟风,严格依循价值规律,为市场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再看国家的“中特估”战略,在我看来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传统的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多以股东权益价值最大化、现金流折现等为核心,虽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中国这样有着独特国情与发展需求的经济体而言,略显狭隘。而“中特估”战略打破常规,强调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估值要综合考量股东资本利得与社会贡献价值。以银行为例,疫情期间银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