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债券收益率大幅波动后何去何从

证券市场周刊

|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增加了市场避险情绪,加之我国经济基本面仍需要偏松的货币政策和资金面支持,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债券的牛市根基。

  

  2月7日以来,银行间债券收益率明显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3月17日的1.90%,创2024年12月10日以来新高,较2月6日上行30BPs;1年期国债最高升至1.59%,较2月6日上行38BPs。实际上,2025年年初,资金面收敛带动债券短端收益率率先上行,长端调整较慢,直至2月中旬才开始向上走,3月调整加速,上行幅度超过短债。

  

  是何原因?

  

1-2月资金面维持紧平衡,资金利率DR007中枢分别为1.93%、2.01%,大幅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1.50%,也高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1.64%、1.66%。这意味着机构持有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无法覆盖资金成本,买债陷入负的持有收益模式。加之资金面紧平衡的持续时间较长,推动部分机构去杠杆,债券需求减少。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修正。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2025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市场解读为:央行强调“金融形势”和“择机”,显示降准降息的急迫性不强,且指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或意味着短期内政策利率不会下调。潘功胜还提及“对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

  

2024年12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从2.0%附近最低降至2月6日的1.59%,提前定价了今年约降息40BPs。2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市场降准预期升温,随后再度落空。央行的表态,加之当前降息和降准均迟迟未落地,促使投资者修正货币宽松预期,情绪趋于谨慎。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