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光伏产业底部拐点临近,“抢装潮”提升相关公司业绩表现

证券市场周刊

|
  

在经历2024年行业“内卷”后,光伏产业景气度开始回升。

  

过去的2024年,光伏产业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年度业绩出现同比下滑或由盈转亏的公司不在少数。面对考验,多家行业龙头在四季度主动宣布“控产减产”,在携手抑制低价竞争的同时,也积极将产能布局向全球更大范围铺开。在一系列自救努力之下,光伏企业2024年四季度单季业绩出现了向好迹象。

  

2024年是光伏产业的周期低谷

  

光伏产业链的景气下滑始于2022年,彼时因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增长,市场供需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价格战愈演愈烈。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2024年底,硅料价格、硅片价格、电池片价格、组件价格降至3.45万元/吨、1.10元/片、0.28元/w、0.68元/w,较年初时价格降幅分别为41%、38%、20%、31%。

  

产品价格的明显下降,导致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以光伏设备公司为例,2022年一季度末,彼时的60家光伏设备公司中单季业绩下滑者仅为19家,占比31.67%,而到了2023年四季度末时,彼时的66家公司(含上市新股)中出现单季业绩同比下滑者已经高达43家,占比65.15%。

  

进入2024年后,业绩下滑情况进一步提升。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A股67家光伏设备公司中,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单季业绩下滑公司分别达到45家、51家、48家,剔除尚未上市和退市企业后的占比分别为69.23%、78.46%、72.73%。最新一季的数据是:截至4月15日,A股光伏设备产业共有35家通过业绩快报或正式财报披露了2024年业绩情况,其中有25家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占比达71.43%。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产业链“内卷”下,业绩的持续下滑倒逼企业积极求变。从2024年7月温州闭门会,到10月14日光伏骨干企业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再到12月5日33家主要光伏企业在四川宜宾签署自律公约,限产、限价,光伏行业的自律行动就此拉开,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也获得企稳机会。譬如光伏级多晶硅就从2024年7月份的4.36美元/千克低位一路上涨至今年3月份的5.04美元/千克。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