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政策拐点已现,医用高值耗材投资窗口开启

证券市场周刊

|
  

对于国产化率较高的如骨科、冠脉支架、部分消化器械等品类,随着价格竞争趋缓,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续标利好且基本面出现好转的标的。对于行业渗透率较低的耗材如电生理、神经介入等领域,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国产替代驱动业绩增长。   近期高层多次强调“反内卷”、“不再唯低价论”等原则,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券商分析认为,产业政策拐点已现,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重点提示关注医疗器械拐点投资机会。

  

据华金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7月25日,医疗器械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7.30倍,沪深300为13.51倍,医疗器械指数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当前值溢价率为176.16%,2010年至今均值溢价率为266.50%,当前值较2010年以来的平均值低90.35个百分点,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政策反内卷

  

2025年7月24日,医保局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明确医保系统改革将按照反内卷原则持续推进改革,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

  

国金证券预计,未来医疗器械产品带量采购原则将与药品类似,过去已经经历带量采购降价的品种未来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国产头部企业利润率有望回归合理区间,带量采购中的中标可能性也将显著增加。东海证券也指出,随着政策引导下的有序竞争、良性竞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预期医疗器械板块的盈利和估值水平都将迎来整体提升。

  

与此同时,2025年7月下旬至8月初,国家医保局在10多天内连续召开5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覆盖研发数据赋能、支付机制、临床落地、资本支持及国际化等环节。参会方包括院士(王广基、李松、徐兵河等)、药企代表、投资机构(全国社保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