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行业正在受益于海风景气修复、AI及通信技术等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在多领域布局深耕的企业得以规避个别领域周期性波动导致的盈利影响。目前,部分公司存货与合同负债双增,在手订单充足。
随着中报业绩的出炉,2025年海上风电、通信基建及AI对线缆公司的影响得以展现。线缆头部公司各板块业务交替增长,在手订单规模超过百亿元。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布局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主业,东方电缆则致力于海缆系统、陆缆系统和海洋工程三个板块。
经历过几轮特高压、5G建设周期,线缆公司在竞争中积累了技术经验和区位优势,而海上风电、海底光纤等场景提高了行业门槛,部分公司抓住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窗口,行业地位得以大幅提升。
从市值来看,截至2025年8月底,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分别达到500亿元、540亿元和400亿元,而在新能源行情启动之前的2020年9月,三家公司的市值仅有280亿元、330亿元和140亿元,过去5年表现超过很多新能源公司股票。
业绩趋于稳健
2025年上半年,东方电缆实现营业收入40.68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9.50%,主要系产品结构中附加值较高的海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 10.34%。
期末该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16.74亿元,同比增长473.29%,存货余额为31.17亿元,同比增长66.94%。经过多年的布局,东方电缆的产品与服务覆盖了海缆系统、陆缆系统、海洋工程,建立了从产品到服务的相关业务。
2025年1-8月,该公司新增中标项目金额近百亿元。上半年该公司陆续中标国家电网、国网浙江电力、南方电网的招标项目,中标华电三山岛海缆、中交三航局嵊泗海上风电项目、帆石二海缆、中海油番禺、流花、印尼脐带缆等项目。
线缆行业正在受益于海风景气修复、AI及通信技术等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在多领域布局深耕的企业得以规避个别领域周期性波动导致的盈利影响。目前,部分公司存货与合同负债双增,在手订单充足。
随着中报业绩的出炉,2025年海上风电、通信基建及AI对线缆公司的影响得以展现。线缆头部公司各板块业务交替增长,在手订单规模超过百亿元。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布局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主业,东方电缆则致力于海缆系统、陆缆系统和海洋工程三个板块。
经历过几轮特高压、5G建设周期,线缆公司在竞争中积累了技术经验和区位优势,而海上风电、海底光纤等场景提高了行业门槛,部分公司抓住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窗口,行业地位得以大幅提升。
从市值来看,截至2025年8月底,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分别达到500亿元、540亿元和400亿元,而在新能源行情启动之前的2020年9月,三家公司的市值仅有280亿元、330亿元和140亿元,过去5年表现超过很多新能源公司股票。
业绩趋于稳健
2025年上半年,东方电缆实现营业收入40.68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9.50%,主要系产品结构中附加值较高的海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 10.34%。
期末该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16.74亿元,同比增长473.29%,存货余额为31.17亿元,同比增长66.94%。经过多年的布局,东方电缆的产品与服务覆盖了海缆系统、陆缆系统、海洋工程,建立了从产品到服务的相关业务。
2025年1-8月,该公司新增中标项目金额近百亿元。上半年该公司陆续中标国家电网、国网浙江电力、南方电网的招标项目,中标华电三山岛海缆、中交三航局嵊泗海上风电项目、帆石二海缆、中海油番禺、流花、印尼脐带缆等项目。
截至2025年8月12日,东方电缆在手订单约196亿元,其中,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50亿元,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110亿元,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36亿元;充足的订单储备为该公司后续经营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2024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已中标三峡青洲、中广核帆石、阳江三山岛海风柔直送出等重大海上风电项目,国信证券预计其2025年下半年有望进入交付旺季,该公司业绩或迎来反弹。
中天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00亿元,同比增长10.1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10.58%。相比之下,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已连续两个半年度扣非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中天科技期末存货余额为78.21亿元,同比增长32.42%,合同负债余额为32.42亿元,同比增长45.59%。截至2025年7月,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306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33亿元,电网建设约155亿元。
2025年以来中天科技连续中标南方电网阳江三山岛±500kV直流海缆、中广核阳江帆石二 500kV交流海缆、深能汕尾红海湾六500kV交流海缆三大标志性项目。
上半年中天科技实现境外收入40.31亿元,同比增长4.33%。该公司中标和交付了多个国际海缆项目,包括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等油气项目,东南亚地区的越南110kV交流海缆项目和南美洲地区的巴西138kV交流海缆项目。
中天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能源互联和信息通信两大板块,可制造特高压节能和特种导线产品,上半年中标陕皖、川渝等特高压线路的份额占比超20%。
中信建投预计,下半年该公司此前中标的三峡大丰、国信大丰、广东帆石二安等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将迎来确认;加上油气田项目、海外项目,以及海洋工程,预计全年海洋板块收入有望破70亿元,较上年翻倍增长。
亨通光电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0.49亿元,同比增长20.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1亿元,同比增长3.69%。系该公司连续第三个半年度录得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上半年,亨通光电中标了中东海缆、国内部分省市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以及东海海上平台电力组网、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等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装备购置、中东海洋油气、涸洲油田开发等海洋油气项目。
截至2025年6月,亨通光电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200亿元。其中,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75亿元。
产能快速扩充
市场、资源、交通等因素是线缆公司布局产能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东方电缆建成投产位于宁波北仑的未来工厂,撤并原中压产业基地,形成高压海缆分厂、中压电缆分厂、特种电缆分厂、高压电缆分厂及海工基地为核心的东部基地,建设以广东阳江为核心的南部产业基地。
该公司自2022年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在欧洲逐步实现营销、技术研发、全球供应链开发和售后服务平台的提升。2024年该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国际投资平台,在英国设立全资孙公司,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的海外市场。
2025年7月,东方电缆参股浙江海风母港项目,该项目是深远海风电建设的主阵营,计划2030年后形成年产能300万千瓦以上的深远海风电总装保障能力,开发全省28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产能辐射华东乃至全国。
中天科技海洋业务在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布局了五个海缆研发制造基地,运行德国和中东海缆运维中心,并积极推进沙特海缆生产基地建设。
2025年,亨通光电投建的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项目基地一期已实现满产,为满足国内新能源线缆的加速需求,推动二期扩产建设。该项目主要定位于生产220KV及以下以铝及铝合金芯为主的电力、新能源、海洋能源、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型特种电力电缆。
此外,亨通光电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正式投入建设,计划2026年2月竣工,占地200亩,该项目旨在提升规模化交付能力。
特种线缆不断突破
近年来,中国“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市场爆发式增长、新基建投资兴起,给新能源装备电缆、节能环保电缆和特种电缆等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随着国内海风资源开发逐渐向规模化、深远海发展,动态海缆、超高压交流、柔性直流海缆需求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及互联网公司推进算力网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和骨干传输网络建设驱动了对高密度、大芯数光缆以及适用于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的特种光纤需求。
主流光纤市场多以电信市场、传统IDC市场等所用的标准光纤为主,行业整体跟随全球电信网络建设周期起伏。但随着AI需求开始放量,特种光纤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产品包括保偏光纤、掺饵光纤与空心光纤等。
与普通光纤的标准化程度高、易于批量制造不同,特种光纤属于量小价高的器件品种,厂商需掌握从原材料、工艺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壁垒较高。
全球AI算力中心中多数采用海外品牌的高端光纤。国盛证券判断,在AI需求快速扩大的当下,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中国光纤光缆龙头有望打开新的供应链机会。
中天科技构建了涵盖仿真设计、高精度原材料、母棒制备、光纤拉制到性能测试的完整研发体系。在高速光模块赛道,该公司采用三种技术路线的全系列400G光模块均已规模量产交付。中天科技认为其研发的高密度、大芯数特种光缆将受益于行业发展,市场份额有望持续上升。
亨通光电推进在超低损耗光纤、海洋光纤、传能光纤等高端产品、特种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成果转化,其中超低损耗四芯光纤产品已通过海试认证。
亨通光电2025年进一步突破超细直径光纤的核心技术,研发出165μm细径超抗弯系列光纤。该公司于7月公布了空芯反谐振光纤产品,该产品已通过质检,具备全链条核心制备技术,能够批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