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头部险企个险渠道转型成效初显

证券市场周刊

|
  

中国个险渠道保险代理人数量短期大幅下降,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积极调整,这将为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头部险企多年转型成效已经初显,代理人渠道转型效果继续释放,队伍结构与质态持续改善。

  

  2015年以来,保险代理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5-2019年,代理人数量持续高增长,2020年增量首次减少。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过去靠个险人力快速扩张拉动保费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无以为继。个险渠道快速扩张期所埋隐患爆发,代理人粗放式增长已现疲态,多方问题齐发促使监管出台多政策促进行业清虚。

  

在之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保险公司主要追求业务规模,对代理人素质、业务品质、业务价值的关注和重视明显不足。人力虚挂、自保件占比畸高、套利多发等隐患层出不穷。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代理人展业受限,收入开始低于社平工资。加之其他新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存量与潜在代理人外流,行业增员率、留存率变低。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2020年疫情的暴发对中国保险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个险渠道的发展路径上,加速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疫情初期,由于线下接触受限,传统依赖面对面销售的个险渠道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代理人数量大幅下滑。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数量已从2020年年初的约843万人锐减至590万人,减少了近250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虚增人力”问题在疫情催化下加速暴露。

  

与此同时,上市险企净利润、新业务价值等指标承压,进一步倒逼行业反思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于2020年4月再次发布《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并强化履职回避等规范措施,标志着行业监管趋严、清虚转型提速。此外,疫情也促使保险公司更加重视线上渠道的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代理人展业效率,为后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