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三季报重磅信号:创新药盈利拐点确立,黄金十年开启

证券市场周刊

|
  

创新药在三季度成为二级市场的领涨板块之后,10月暂时休息,国证创新药指数全月下跌8.55%。在此前的8月和9月,其分别上涨了4.10%和1.87%。森瑞投资创始人林存分析,创新药近一段时间的回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太多需要调整,另一方面是年底市场风格会偏向业绩、估值,而创新药大多数仍以研发管线计算价值,与年底风格有出入。 

  

不过,在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创新药板块迎来全面反弹,该指数全天上涨4.73%,吹响反攻的号角。分析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宏观层面再获政策助力,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10月30日开启。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此后的11月4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号发布了题为《2025年药品目录谈判协商顺利结束》,配图提示文字为“医保支持创新药”的文章。 

  

其次是年内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明显提速。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截至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今年对外许可共发生115起,金额总计达到1012.4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更为关键的因素或许还是创新药上市公司的业绩层面。从三季报来看,在业绩大面积报喜的同时,创新药迎来行业转型的里程碑时刻,逐渐从研发投入期向商业兑现期迈进。 

  

对于创新药板块,朴拙资本投委会委员谭雄天在书面回复时指出,2025年三季报标志着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从“研发投入期”迈入“商业化收获期”,头部企业通过“研发-临床-销售”的闭环能力验证了转型成效,而中小药企则需在差异化赛道中寻找生存空间。展望未来,具备全球视野、高效研发转化能力及可持续现金流的企业(如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华东医药)有望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而政策支持、支付体系创新与技术突破(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将成为行业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管线临床进展、国际化布局及政策适配性,在分化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