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近期国债中债收益率 和活跃券的利差较大成因分析

证券市场周刊

|
  

此次 10 年期国债利差扩大是新老券增值税政策差异引发投资者需求分化的直接结果。在活跃券完成新老切换后,后续10年期国债中债收益率与活跃券的利差将回归至 2024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水平。

  

  中债估值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债券市场核心定价基准,其编制通常以对应期限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为重要参考。然而,自2025年8月起,市场定价关键指标——10 年期国债中债估值收益率与活跃券收益率的利差(下称“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明显拓宽。两者利差最高升至10月16日的8.8基点(BP),利差扩大主要集中在2025年8月27日至10月22日,平均利差达7.2BP,显著高于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28日期间0.7BPs的长期均值。利差异常波动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核心成因

  

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调整,触发新老券收益率分化。2025年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及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而8月8日之前发行的上述债券(含续发债券),在整个存续期内仍可继续享受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一“新老划断”的政策调整,直接改变了不同发行时点国债的实际收益率水平,进而引发投资者需求结构变化:

  

1.对新发行国债而言,增值税的征收导致投资者实际收益下降,为弥补这一成本,投资者必然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倒逼新券发行时不得不提高票面利率,直接推升新券收益率。

  

2.对8月8日前发行的老券(含续发券)而言,免税优势使其税后收益显著高于新券,投资者基于收益最大化原则,普遍倾向于增持老券、减持或规避新券,导致老券需求旺盛、收益率维持低位,新券需求萎缩、收益率被动上行,最终形成新老券收益率的明显分化。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