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开拓农村消费增量空间

经济日报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当前要抓好的重要任务。近来,我国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市场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当前,我国农村新型消费潜能加速释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672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幅达15.8%。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大规模应用,新消费业态、消费模式、消费场景加速向农村渗透,新的消费增长空间正在形成。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市场扩容与提质升级仍面临诸多制约,需聚焦“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多措并举提振农村消费。

  

瞄准“能消费”,拓宽农村居民增收路径。提振农村消费,根本要靠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持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将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田间地头的“绿叶子”变成百姓口袋的“金票子”。例如,贵州麻江县依托蓝莓种植优势,构建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了“麻江蓝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要积极发展新兴业态,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业态创新,突破传统农业单一业态边界,培育“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友好型产业,提升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底气。比如,云南曼海村按照“非遗+庭院经济”发展思路,打造沉浸式农文旅体验场景,精准有效对接城市游客对乡村“慢生活”与“文化原真性”高品质休闲体验的需求,积极探索共享旅居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