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险资权益投资比例调整优化 政策推动险资权益空间打开

证券市场周刊

|
  

《通知》通过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定、养老账户规定等方式,助力提升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逐步拓宽权益投资和总投资收益弹性,发挥险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特性,保险行业有望在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的同时共享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

  

  2025年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次《通知》聚焦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集中度及税延养老保险账户管理三大核心领域,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通知》通过优化保险权益投资监管规定,进一步提升险资资金入市积极性,打开中长期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从中长期来看,险资作为“耐心资本”的定位将进一步强化,同时对险企投研能力、风控水平及偿付能力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强化保险资金“耐心资本”角色

  

《通知》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打开险资权益配置空间。此次调整将原有的分档标准简化,由过去的七档缩减为五档,重点依据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划分投资比例上限。《通知》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按偿付能力充足率划分为五档,最高档(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提升至总资产的50%,将部分高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限要求的档位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通过简化档位和上调比例,偿付能力强的头部险企获得更大投资空间,而偿付能力较低的机构仍受严格限制,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有助于在加强行业风险管控的同时,提升保险资金入市积极性,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